<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5663/2023-13079 文号 丽政发〔2022〕32号
        组配分类 市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市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1-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核定公布第一批市级革命遗址名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1-19 16:1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府办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有关精神,为加强革命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一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经各县(市、区)申报、市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论证等程序,确定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刘英旧居)等227处革命遗址纳入丽水市第一批市级革命遗址名录。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批准上述名录,现予以公布。

        丽水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第一批革命遗址名录

        莲都区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001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刘英旧居)

        1939年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丽水市莲都区大猷街135号

        刘英旧居院落外围5米

        1939年3月,浙江省委机关迁到丽水后,省委书记刘英化名王志远,以“兴华广货号”南货店老板的身份作掩护,在丽水城东厦河村租住农户王玉坤家宅,在这里生活战斗了700多个日日夜夜。期间,刘英同志曾带领省委委员到金华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敬请到在浙江视察工作的周恩来同志作了《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刘英同志在厦河村寓居所还接待了东南局和各特委领导,召开重要会议,起草重要文件,组织筹备了中共浙江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完成了七万字的《北上抗日与坚持三年斗争的回忆》等重要文献。

        01002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黄景之律师事务所)

        1939年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丽水市莲都区梅山弄19号

        建筑围墙外5米

        丽水刘祠堂背花园弄2号是丽水着名律师黄景之(又名黄希宪)的住所及律师事务所所在地。1938年7月,黄景之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律师的合法身份,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积极投身于党的事业。1938年,处属特委委员周源在黄景之律师事务所设联络点,具体负责特委与各县联络工作。省委机关迁至丽水后,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成为省委机关的主要活动中心和联络站。省委的一些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各地的交通员也常来联系。律师事务所做了大量的接待、联络工作。黄景之作为省委联络员,任丽水县抗敌后援会副主任,夫妻俩为了党组织的安全,冒着生命危险,轮流放哨,做好掩护工作。

        01003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兴华广货号旧址)

        1939年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丽水市莲都区大众街32号

        东、南、北三侧至建筑墙体外5米

        1939年3月,省委机关迁至丽水后,在城内闹市区“四牌楼”开了一爿小店,店号“元昌”,作交通联络站,负责与东南局及各特委联络。不久,店铺被日机轰炸烧毁。联络站工作人员坚持在废墟上摆地摊,维持交通联络不中断。后来附近一吴姓人家在废墟上重建了四间店面楼房,省委机关租用了两间,开设“兴华广货号”百货店,作为省委交通站。刘英化名王志远为店老板,店员顾歧、郑加顺、王德珊三人均为省委秘书处的工作人员。

        01004

        新四军驻浙江(丽水)办事处旧址

        1938年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丽水市莲都区高井弄7号、9号

        东至相邻建筑外围墙体,南至文物建筑南侧边界,西、北至巷道边缘

        新四军驻浙江办事处旧址位于市区高井弄7号、9号。1938年3月,新四军驻浙江办事处在高井弄19号成立。新四军办事处是一个由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领导的、公开合法的办事机构。在当时国共合作形势下,办事处代表新四军同国民党地方政府交涉,为筹措军需供给,保证由红军改编的抗日游击队顺利北上抗日,联系上层人物,协同处属党组织动员介绍青年学生奔赴抗日前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38年10月,因形势发生变化,省委决定关闭丽水办事处。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楼屋,建筑面积约710平方米。

        01005

        浙江铁工厂旧址(中共处属特委旧址)

        1940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玉溪村

        建筑本体及外扩2米

        抗战初期,中共处属特委书记傅振军接中共省委要求加强浙江铁工厂地下党工作的指示,以货郎担的身份租住到大港头玉溪村,在铁工厂三厂创办了工人夜校等,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后于1941年因蒋介石不准黄绍竑办铁工厂,要收归军工署,撤搬福建南平,三厂未拆,设备自行炸毁。特委机关因国民党反共迁往龙泉山区。

        01006

        南乡革命纪念馆

        2014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新屋村

        建筑本体

        莲都区南乡革命纪念馆位于莲都区老竹镇新陶村新屋自然村,新屋村是莲都区最早的红色堡垒——中共南乡区委所在地。南乡革命纪念馆于2016年建成开馆,着重展示中共宣平县南乡区委于1928年5月成立后,在中共宣平县委的领导下,南乡区委书记郑和斋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等革命历史。

        01007

        三岩寺红军洞旧址

        193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巨溪村

        岩洞本体

        1930年夏,在曳岭区的普爱、样后、曳岭脚、赤坑及雅溪区的西溪、泄下等地都有农民武装游击队,号称红军,提出“打土豪分田地”革命口号。在三岩寺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胡公洞曾是工农红军指挥部。8月28日这支队伍开赴宣平高水,与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南营红军会师,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反动势力。9月15日,地主恶霸勾结国民党省防军袭击红军驻地三岩寺。红军与敌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在敌军大举围攻下,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大队长潘成波等30余名红军战士当场倒在血泊中。副队长朱生民等几十名红军战士退守胡公洞进行顽强抵抗,在突围中也全部英勇牺牲。为纪念红军革命先烈,后人将胡公洞亦名红军洞。1988年8月,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县级)竖立了“三岩寺红军烈士纪念碑”,阳面碑名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书。

        01008

        北乡革命纪念馆

        2006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丽水市莲都区仙渡乡葛畈村

        建筑本体

        丽水北乡地区,包括原丽水县(今莲都区)的仙渡、泄川、西溪、太平、联城等乡镇和曳岭的部分区域,是历史悠久的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该地区建立过多支农民武装,呼应红十三军斗争,刘英、粟裕、黄富武等革命先驱曾在此创建游击根据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里曾成立过特约太平经济建设实验区,建立过20多个党支部和党小组。解放战争时期,长期在此坚持斗争的游击武装配合解放大军为解放丽水作出了重要贡献。

        01009

        中共丽水县委旧址

        1947年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岱后村

        建筑本体

        岱后村是我党地下斗争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47年由张之清、林芝甫等同志在岱后朱氏宗祠成立了中共丽水县委,后迁往武义县境内三井坑村。在中共丽水县委成立前,张之清爱人张赛英在祠堂内教书,一边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一边发动群众,后坚持游击战争时公开身份,与村民结下深厚的感情。

        01010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2011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丽水市莲都区大猷街135号

        纪念馆建筑红线范围

        浙西南革命斗争艰难曲折,历史地位突出,贡献巨大。大革命时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战略支点,并长远而深刻地影响以后的共产党人和革命斗争。不管环境多么险恶,道路多么曲折,浙西南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始终坚定革命必胜之信念,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使浙西南革命红旗23年不倒,众多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10年6月初,丽水市委以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为中心,兴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2011年6月底,纪念馆建成开放。

        01011

        万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1967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丽水市莲都区括苍路万象山公园内

        碑体底座外1米

        1967年革命烈士纪念碑新建时,碑座南北两侧安放着22位烈士的骨灰。1991年重修时,碑座东西两侧加刻了丽水县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40名烈士和新中国成立后牺牲的123名烈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等,纪念碑前辟有凭吊广场。

        2007年,省民政厅和莲都区政府出资,再次重修纪念碑。主碑南北两侧各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南侧是黄富武烈士纪念碑,北侧是周丽平烈士纪念碑,上刻有江泽民的题词:“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

        龙泉市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012

        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城北乡仓坛村村尾水口

        东北向至仓坛村委会西南墙,东南向至民房西墙墙体直线延伸,西南向至小路对侧边缘,西北向沿民房东南墙为界

        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位于仓坛村禹王庙。1935年9月19日,“上田战斗”后,得知国民党大举进攻的部署,20日挺进师在此召开了政委会。会议由刘英、粟裕主持。会上总结了一个月来的党政军工作,研究了对敌进攻的决策,主力部队迅速撤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对粉碎国民党的“围剿”计划起了重要的作用。

        01013

        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

        1936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住龙镇碧龙村杨家大屋

        东至台门围墙(包括台门外部门围墙),南至民宅北侧墙,西至本体板壁墙外2米,北至民宅南侧墙

        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位于碧龙村杨家大屋。1936年6月浙西南特委决定成立龙(泉)遂(昌)县委,下设住龙区委,王村口区委。书记曾友昔,委员卢立三。住龙区委书记卢立三,下属一个总支,8个支部;王村口区委书记曾友昔(兼),下属支部在遂昌县境内。领导周边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坚持到1937年10月。

        01014

        溪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

        1934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老街19号陈佐汉宅

        东南向至陈相如宅东南侧墙,西南向至叶光宗宅西南侧墙,西北向至本体建筑大门山墙,东北向至刘玉富宅东北向墙和陈相如宅东北侧墙

        1934年7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将寻淮洲、乐少华等领导的红七军团6000余人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其任务是:在福建、浙江发展游击战争,创造游击区域,开展反日活动,深入敌后,吸引蒋介石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在浙江及皖南地域创立新的苏区及苏维埃根据地。

        1934年8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在庆元竹口战斗全胜后进入龙泉小梅,经查田、八都,于9月3日从上垟、塘上到宝溪乡溪头村、坑口村宿营,指挥机关设在坑口村天主教堂,电讯总机设在吴礼绍家,红军队伍住在庙宇、碗厂等地。随军银行设在溪头村陈佐汉家,农户可凭红军发给的“红军票”(苏维埃纸币)到随军银行兑换银元、铜板。

        01015

        塘源红军挺进师师部会议旧址

        1936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宝溪乡塘源村43号(金铭大院)

        本体山墙周围外10米

        1936年6月,发生了“两广事件”,在浙西南的国民党十八军调往湖南,浙西南地区的敌情暂趋缓和。闽浙边临时省委根据这一新的形势,决定由粟裕率挺进师主力重返浙西南,重建浙西南特委。6月的一天,粟裕率领许信焜、张文碧、赵春和等红军挺进师一部来到宝溪乡塘源村,在金铭大院召开师部会议。会上总结了1935年斗争经验教训,决定执行上级关于战略转变的指示,把公开的武装斗争和隐蔽的群众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次会议为重新开展浙西南游击斗争奠定了基础。

        01016

        季步高烈士故居

        192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龙泉市安仁镇天平村季山头自然村

        东北向至门外10米,西北、西南至台阶,东南以本体山墙为界

        季步高烈士出生于1906年,学生时代就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就读上海大学时亲历“五卅运动”。1925年6月进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并于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周恩来组织的革命军人团体。1926年6月,调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训育处工作。1927年12月,他率赤卫队员参加着名的广州起义。1928年1月,季步高临危受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4月当选为广东省委候补委员。7月,在香港向省委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同年冬,从容就义在广州红花岗。1945年4月,季步高烈士的英名载入中共中央组织部编印的《死难烈士英名录》。

        01017

        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

        1959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龙泉市龙渊街道五村陵园路127号

        东缘自界内10米,与清修寺相接,南至自路,西、北自界向外延伸10米

        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北隅安清山麓,1959年经省政府批准兴建,是丽水市最早最大的一座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先后进行了4次修建,目前陵园总占地面积为36.2亩,建筑面积为1600多平方米,分为门楼、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和烈士墓群等部分。陵园内有粟裕将军纪念碑、季步高烈士纪念碑亭,历届浙西南特委书记的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设4个展厅,以史实介绍、照片、革命文物等形式,翔实记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龙泉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龙泉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陈列有80多位革命烈士的遗像和近150件革命文物。

        01018

        麻连岱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龙泉市龙南乡龙溪村麻连岱自然村

        东至大坑,南至水口岗,西至水口小路,北至小坑

        1935年3月下旬,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龙泉县西部山区,拉开了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革命斗争,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帷幕。4月28日,挺进师在庆元县斋郎村以少胜多,打垮前来追击的浙保一团独立营、闽保二团以及当地反动武装大刀会共3000余人的联合围击。后红军挺进师转移到位于龙、庆边界龙泉境内的龙南乡麻连岱村休整。

        麻连岱村群众对红军的到来热情接待,红军与村民亲如一家。在麻连岱村,红军挺进师政委会召开了会议,总结了挺进师入浙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并决定开辟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

        01019

        山后红军标语

        1937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龙泉市塔石街道枣山村山后自然村禹王庙内

        四周沿墙体外檐滴水处外延5米

        1937年,红军挺进师在山后村禹王庙内墙上写下了多条标语:“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农民起来打倒土豪分田地!”“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当红军是最光荣!”“国民党是豪绅、地主、资产阶级联盟。”“打倒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国民党。”

        01020

        李逸民故居

        192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龙泉市安仁镇天平村李登自然村74号

        东向至花坛广场边护墙墙脚,南向至村道及公厕边线,西、北向沿山体护墙墙脚线

        李逸民(1904—1982),龙泉安仁镇李登村人。少年时代,与表弟季步高结伴就读于丽水第十一师范附小,毕业后赴杭州进入公立法政学校,1922年到上海进入国共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1925年亲历五卅运动,6月进入广州黄埔军校学习,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第二次东征,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被捕,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抗大三分校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东北人民政府财经计划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某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报总编辑、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6月5日逝世于北京。有《狱中十年》《李逸民画选》等着作留世。

        01021

        上田战斗遗址(包括东书遗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龙泉市城北乡上田村、东书村

        上田:沿战斗遗址范围向外延伸10米。

        东书:沿战斗遗址范围向外延伸10米

        1935年5月,龙泉西北部40多个乡村成立苏维埃和游击队,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9月,国民党调十八军、“浙保”等7-8万兵力围剿浙西南红军。国民党王维部1个营兵力驻进上田村,分别在恩坛岗、坳田岗、荒园岗3处修筑碉堡。红军决定派主力乘敌立足未稳,进行袭击。19日晚间,红军分3路向3个碉堡进攻。经过3、4个小时战斗,共歼敌100余人,俘敌官兵40余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革命围剿的第一枪。

        01022

        住溪村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住龙镇住溪村廖氏宗祠

        北侧至本体北墙,南至民房,东侧至村道边缘,西侧向外扩2米

        1935年6月,红军挺进师在小吉举行政委会,决定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组织。中共龙浦县委继任书记方志富,8月20日在住溪廖氏宗祠召开住溪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列会的有住溪周边30多个村的200多名代表。大会选举方志富兼任住溪苏维埃政府(县级)主席,吴陈基为副主席。并设财政、分田、没收、军事委员,建立了住溪游击队,开展查田、插标、分青苗斗争等工作。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

        01023

        白岩村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龙泉市住龙镇白岩村水口泗州亭北外山墙

        文物本体向外扩2米

        住龙镇白岩村地处龙泉市西北面,是龙泉、遂昌、江山和福建浦城交界地带。从1934年以来,由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伤病员为主组成的闽北“红三团”、独立师、广(丰)浦(城)独立营等部队先后经过此地。1935年3月,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经常通过白岩村在龙浦边界频繁往来。红军为了教育群众,宣传主张,争取国民党军士兵加入红军,在白岩村村口凉亭墙上写下了“欢迎白军士兵暴动起来当红军!红军二中(纵)宣”等标语。

        01024

        水塔村中共处属特委驻地旧址

        1938—194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住龙镇水塔村

        水碓坑自然村第一部电台遗址:以六个角点坐标(3112097,385707),(3112018,385806),(3112005,385806),(3111986,385742),(3112002,385719),(3112080,385684)围成的区域,东北侧到高程为690的等高线,南侧到高程为700的等高线,西侧到水碓坑溪流边。

        水塔村革命烈士纪念亭:由本体向外扩2米。中共处属特委纪念馆:由本体向外扩2米。

        1938年—1940年,以张麒麟为首的中共处属特委(原称中共浙西南特委)驻水塔村开展工作。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斗争。1938年冬和1939年冬,处属特委在水塔村的地伏、水碓坑两个自然村举办了三期党的基层干部训练班。

        为了加强浙江省委和东南局的联系,刘英向上级提出要求设立电台,中央东南局同意刘英的请求,特地从新四军军部调来一部电台交给刘英带回省委驻地丽水,同时带来了两名机务人员。为了安全起见和便于工作,刘英决定把电台交给处属特委管理,张麒麟派傅振军等3人到丽水接运,经过六天行程,终于将电台秘密搬运至水塔村的水碓坑。自此浙江省委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台。浙江省委第一部电台的设立,在险恶环境下坚持收发,运转,沟通了浙江省委与东南局、新四军军部的联系,对开展浙江的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01025

        高山村中共浙西南特委、中共闽浙边委驻地旧址

        1938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宝溪乡高山村

        中共浙西南特委、中共闽浙边委驻地旧址:本体向外扩2米。

        胡住溪村烈士纪念亭:本体向外扩2米。

        高山村是1938年2月浙西南特委会议遗址和中共龙泉县委的诞生地。1938年5月至8月,高山村又是中共龙浦县委的驻地。1940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贯彻“隐蔽精干”方针,将城市和山区党组织分开管理,撤销处属特委,分设闽浙边委和丽水中心县委。闽浙边委负责龙泉、松阳、遂昌、庆元、云和等县工作,由张麒麟任边委书记。边委驻地从住龙乡的水塔转移至宝溪乡的草鞋岭,后又转移到高山村湖住溪自然村。1940年11月,根据上级指示,为应付突发事件,边委机关撤离乡村上山搭棚居住。1942年2月13日,国民党军队在叛徒的带引下,袭击了仙石玄下闽浙边委驻地。由于龙泉形势日益恶化,边委于同年4月暂时撤离龙泉县境,向遂昌、宣平方向转移。1993年7月,高山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湖住溪建成革命烈士纪念亭。

        01026

        溪头村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第一仗遗址

        193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

        坑里红军挺进师入浙第一仗革命历史馆:本体向外扩2米。

        红军纪念亭:本体向外扩2米。

        溪头村是红色革命老区村,红军挺进师入浙第一枪、第一仗就在这里打响。1935年1月底,根据中央电令:以抗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3月25日,红军挺进师500多人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下翻过闽浙边界的马迹岙进入龙泉西部山区。在溪头战斗中,挺进师分三路进攻敌人七峰山碉堡、士后岙、大堂庙等三个重点工事,打跨国民党保安队三个分队,打死敌兵1名,俘虏敌兵20余名,缴获一批枪支子弹,取得了入浙第一枪的胜利,拉开了红军挺进师入浙开展游击战争的帷幕,为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01027

        牛头岭中共龙泉县委旧址

        1938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龙泉市西街街道联新村牛头岭自然村

        文物本体

        1938年2月,中共浙西南特委在宝溪乡高山村召开特委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龙泉、遂昌、江浦三个县委。中共龙泉县委由傅振军、曹景垣、吴德昌、傅家立等人组成,傅振军任书记,这标志着中共龙泉县委正式成立。龙泉县委建立后,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加快全县党组织建设,领导和动员全县的抗战工作,特委、县委决定将县委机关设在县城附近的牛头岭村坑儿下自然村张三妹家。中共龙泉县委驻地在牛头岭坑儿下期间,在国共合作抗战的有利条件下,县委的各项工作也得到顺利地推进。根据上级党组织“大量发展新党员”的指示精神,大力动员先进青年加入党组织。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党员数从1937年的322名增加到1939年的1119名,党组织的力量大大加强,党组织的威望日益提高。


        青田县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028

        欢迎浙南红军大会旧址

        193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海溪乡正教寺村

        正教寺戏台本体周边1米范围内

        1929年10月,蒋公祥到正教寺村建立游击队,有队员40多人,同年冬,停止活动。1930年3月22日,青田东江游击支队发动数千名群众,在海溪正教寺戏台召开大会,欢迎攻打处州府城返回的浙南红军。胡公冕和负责总指挥部政治工作的王国桢均在大会上讲话,宣传土地革命。23日,浙南红军在东江游击队的配合下,击溃尾追之敌,然后返回永嘉。

        01029

        石平川抗敌护矿斗争遗址

        1942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黄垟乡石平川村

        钼矿洞所在抗战护矿战争遗址广场周边1米范围内

        1942年7月,日军侵占温州后,得知青田钼矿珍贵值钱,就派出200多兵力,前来石平川抢运钼砂。中共万山村中心党支部得知后,在支部书记潘如楷、民兵队长潘火溪和潘文星等人的带领下,前往十多里外的石平川钼矿工地,将日军已装好袋的矿砂全部倒入溪坑里。第二天,日本兵到石平川运钼矿砂,一看被破坏的情景就疯狂地放火将石平川、底项、平山、万路等四个村的民房全部烧掉。在烧屋过程中,群众纷纷起来抗敌,配合民兵将日军击溃。从此,日军不敢来掠夺钼矿,这一带地方人民的生活也相对安定了。

        01030

        万山地下交通总站旧址

        194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万山乡万山村

        交通总站旧址本体周边1米范围内

        1939年1月中共党组织万山地下交通站设立,1940年冬发展成为交通总站,它担负着党的秘密交通和通信联络任务,一直延续到青田解放。万山地下交通总站不但承担中共青田县委(特派员)与区委的联系任务,而且还承担缙云、永嘉、仙居、丽水4县党组织和处属特委、浙南特委的联系任务;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承担与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任务。地下交通站、交通线处于绝密状态,单线联系,专人接头。

        01031

        万山兵工厂旧址

        1942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万山乡万山村

        兵工厂旧址本体周边1米范围内

        1942年春,中共万山区委书记李文辉组织武装民兵队在宗祠内开办兵工厂,从仙居县请来5名铁匠自制枪支,从各地捡来铁条或拿粮食换取部件,打造出13支枪支等武器,并进行练兵练武训练,为武装部队战斗力提供保证。

        01032

        周恩来同志题词纪念碑

        1977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东源镇东源村

        纪念碑本体周边1米范围内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代表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武汉)进行统战工作。1938年应(武汉)国民党政府军委员会政治部总务厅厅长赵志垚之邀,周恩来于1939年1月,欣然挥题“中华民族新希望”7字。这题词凝聚着周恩来对祖国青少年一代的亲切期望,表达他对抗日救国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为了纪念周恩来题词,1978年中共丽水地委、青田县委特意在东源镇(村)口建碑纪念。

        01033

        中共青田县委内冯扩大会议会址(原中共青田县委旧址)

        194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高湖镇内冯村

        中共青田县委旧址本体周边1米范围内

        1949年3月,中共浙南地委决定在中共江北区委的基础上单独建立中共青田县委。4月7日地委扩大会议结束,徐寿考等赶赴永嘉县委机关参加县委扩大会议。4月14日,中共浙南地委发文成立青田县委员会,徐寿考同志任书记。4月27日,中共青田县委在良川内冯村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徐寿考在会上宣读地委关于成立青田县委的决定。会议就扩大武装、发展新区、迎接大军南下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县委领导进行了工作分工。

        01034

        麻植烈士纪念碑

        2001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腊口镇境内的鼓山脚下

        纪念碑本体周边3米范围内

        麻植(1905—1927)名炳登,字愈高。青田县腊口镇北坑九山自然村人。民国十三年(1924)8月考入黄埔军校,后入中国共产党,任第二期中共黄埔军校支部候补干事等职。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麻植留守军校负责军事部与军校的联络工作。1927年4月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不幸被捕。在狱中,麻植忍受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于4月29日下午英勇就义于广州红花岗,年仅23岁。1945年6月,中共七次代表大会追认麻植为革命烈士。

        01035

        青田县革命烈士陵园

        1958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鹤城街道鹤城东路

        革命烈士陵园本体周边1米范围内

        1953年,青田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员收埋城镇东门外(原汽车站对面)荒地上的烈士遗骸,但因缺乏资金,烈士们的遗骸难以得到妥善安置。1958年省政府拨款才建立青田革命烈士陵园。2000年、2010年、2014年、2019年屡经扩建、修整。

        01036

        陈慕华故居

        1921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油竹街道油竹上村

        陈慕华故居本体周边1米范围内

        陈慕华(1921—2011),1921年出生在故居主楼次间,在家乡度过13个春秋,1934年离开故乡。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


        云和县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037

        小顺革命遗址群

        193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石塘镇小顺村

        黄绍竑公馆遗址西南、东南、东北方向保护范围由本体外扩1米,西北方向保护范围为本体;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保护范围由本体向外扩2米;

        周恩来视察铁工总厂纪念碑保护范围为本体;

        冯雪峰旧居东南、西南、西北方向保护范围为本体,东北方向由本体向外扩1米。

        小顺革命遗址群位于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1938年8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在云和县小顺村主持兴建浙江铁工总厂。1939年4月3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在黄绍竑等陪同下视察浙江铁工总厂,并进行“工人顶天立地”的演讲。1943年,着名诗人、中共党员冯雪峰曾在小顺村养伤60天,并着有《乡风与市风》一书。冯雪峰居住过的旧居、用过的物品都保存着,并配有图片文字介绍。陈嘉庚、戚铮音、黄祝民、伍廷飏、郑求真等历史名人都曾到过小顺。

        冯雪峰旧居位于石塘镇湖滨行政村小顺堡自然村中心,传建于民国初期,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7平方米。

        周恩来小顺之行纪念亭位于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五屏山顶,现仅存二通石碑。 碑一:沙石质,圭首,高0.21米,正面行书阴刻“小顺浙江铁工总厂周恩来视察纪念”,落款:中共云和县委、云和县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七月,背面铭文楷书阴刻。 碑二:沙石质,圭首,高1.68米,厚0.11米,正面行书阴刻:“周恩来同志,一九三九年三月浙江之行云和小顺纪念”落款:邱南章(原周恩来随行副官),刘九洲(原周恩来随行卫士)于北京。背面铭文楷书阴刻。 两碑记载了小顺浙江铁工总厂周恩来视察的事件,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在小顺铁工厂发表演讲纪念亭。

        湖滨村黄绍竑公馆遗址位于云和县石塘镇湖滨村湖边山坡上,原建筑建于民国时期,现已无存,建筑面积不详。现为一片竹林,东侧云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于2014年5月立一“黄绍竑公馆遗址”碑,北侧立一居民墓,南侧建几栋民居。

        01038

        张兰凉亭红军标语

        1937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石塘镇龙河村张兰自然村

        本体外扩1米

        张庄凉亭红军标语位于云和县石塘镇张兰自然村。张庄凉亭在张兰村老山路中心,东是薄花田村,南距朱金路约300米,北至曹马村约500米。凉亭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面积约25平方米。通面阔3.6米,进深4.7米。五架梁,前后五檩用二柱,抬梁式。屋面为硬山顶、小青瓦,四周夯土墙,南、北面各开一门。1937年,红军经过此亭时,在东、西两面墙上用墨汁写下了“当汉奸者杀,做土豪者毙”的标语。张庄凉亭红军标语为云和县文物保护点。

        01039

        云和县第一个农村畲族党支部旧址

        194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崇头镇下垟自然村

        本体向外扩1米

        1938年,中共处属特委委员周建生到云和指导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中发现,畲族人民受压迫、受剥削较深,因此,他在对县委指导工作时强调指出“要重视在畲族地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在周建生的指导与帮助下,云和农村党组织,特别是畲族村寨党组织得到较快发展。1938年10月中共下垟村党支部建立。1940年春,先后建立坪垟岗村等26个畲族村党支部,畲族村党支部数占全县党支部总数的53.1%。1940年6月,周建生被任命为中共闽浙边委委员兼云和县委书记。1940年县委把下垟畲族村作为云和西南地区的活动中心。周建生、殷铁飞、毛登森、陈江海等领导人常在这一带活动,歇脚在村支部书记雷世根家里,并以雷世根家为秘密联络点,以此展开党的地下活动。

        01040

        中共云和县委下寮坑驻地遗址

        1941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竹里村下寮坑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逆流达到高潮,对浙西南共产党活动基本地区进行疯狂“扫荡”、反复“清剿”,搜捕共产党员,破坏共产党地下组织。4月,在对敌斗争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根据省委和处属特委指示,贯彻落实“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县委机关从梅湾转移到下寮坑继续开展秘密活动,以下寮坑 (县委机关驻地)为中心,并在下寮坑(横岚路)、岗头庵、叶山建立秘密联络点。

        01041

        中共处属特委机关山锦驻地旧址

        1942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竹里村山锦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42年6月,特委书记傅振军偕同特委委员杜毅贞(傅妻)及其岳母、小孩一家人装扮成难民模样转移到山锦,这个村于1939年冬就建立了党支部,有比较可靠的群众基础,特委委员、云和县委书记周建生的驻地在下寮坑(即县委机关)距山锦仅有3华里的路。因此,特委机关转移到山锦,方便特委傅振军、周建生、杜毅贞三位委员及时商量研究工作。

        01042

        黄家地、严山革命旧址(遗址)群

        1936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黄家地自然村、严山自然村

        云景区委旧址保护范围由本体向外扩1米;

        打鸟岗粟裕第六次负伤地保护范围为本体;

        红军讲坛保护范围为本体

        1935年,挺进师活动调动了国民党十万兵力,战略上成功牵制了敌人,挺进师也遭遇了重大损失。1936年3月,粟裕率领挺进师主力组成的独立师,再次挺进丽水,一路主动出击。4月15日下午2点,粟裕指挥的独立师到达云和、景宁交界的岚头岭,与企图伏击红军的景宁自卫队发生战斗,自卫队很快被击溃,战斗中粟裕大将脚踝受伤,当地畲汉革命群众配合部队迅速开展救助,同时为部队带路往泗洲岭方向行军。此次战斗,是粟裕一生第六次负伤,也是最后一次负伤,是粟裕大将血洒浙西南的历史见证,也诠释了浙西南革命老区军民的血肉关系。粟裕大将原秘书朱楹少将,2021年为该革命遗址题字“红军挺进师云和战斗纪念碑”。

        01043

        江永松烈士墓

        1984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赤石乡坳子下自然村

        本体向外扩3米

        江永松(1911~1949),江家村(今担布坑村)人。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由中共云和县委派遣至赤石区发展党的组织和反“清乡”工作。到1942年底,在赤石一带发展中共党员10余名,建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到1943年底,建立6个党支部和梓坊坑党总支,江永松任总支书记。1947年9月,负责赤石区党的工作,带领革命群众和全体党员反“清乡”、反抓丁、反苛捐杂税,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打击地方封建反动势力,扩大党的农村阵地。1948年8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坚贞不屈。1949年2月12日夜,被敌人杀害于临海垟岭头。1957年12月31日,浙江省民政厅授予江永松“革命烈士”称号。

        01044

        周建生等烈士墓

        2007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云和县凤凰山街道新岭自然村太阳山公墓

        建筑本体

        周建生,男,1906年出生,福建省福鼎市人。193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创建鼎(福鼎)平(平阳)红军游击队和鼎平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大肆围剿的情况下,在闽浙边区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奉命来到浙西南地区工作,参与领导浙西南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0年6月至1943年4月,他兼任中共云和县委书记,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党的基层干部,恢复和发展云和县农村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和反动政府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由于长期处于极其艰难的工作环境,积劳成疾,且缺医少药,不幸突发暴病牺牲,1943年3月25日病逝于云和。


        庆元县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045

        岭头乡八炉村胡英山烈士起义地遗址

        1936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岭头乡八炉村

        西面到路边,北面往外扩三米,东面往外扩三米,南面往外扩三米

        1936年,闽东独立师二纵队在庆元活动。庆元大刀会首领胡英山在与红军接触中接受了革命思想,经政委龚恒余等人争取教育,率部起义,被改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师二纵队二分队。这是以庆元籍群众为基础建立的第一支红军游击队。1937年2月,胡英山率分队在政和县白鸽湾活动时遭数倍国民党军包围,胡英山等人被俘,后英勇就义。

        01046

        中共闽浙边地委和游击队崔上驻地遗址

        1947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庆元县黄田镇龙头山村

        纪念碑:东至公路,西至周绍福地边界,北至周绍林地边界,南至周培利、周培明田地边界

        纪念馆:东至崔上村老路陈根房屋为界,西至崔上村大公路,南至周樟金地界,北至陈根房屋后面公路为界

        旧址:东至周长贵房屋门口路交界,西至周岩青、周小龙房子交界处,南至周培明荒地为界,北至周培利菜地为界

        红心食堂:东至周培森为界,西至崔上村大路,南至周樟金地为界,北至周培明、周樟金山山交界处

        崔上村位于庆元西北角,黄田镇境内,海拔1348.9的龙头山南面山腰上,地处闽浙两省四县(庆元、龙泉、松溪、蒲城)接合部,村庄坐落的位置近似一圆椅,两省四县风光尽收眼底。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崔上村在解放战争中成为了中共闽浙边地委机关驻地,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浸透革命鲜血的圣地。1947年,闽浙边委在这里领导了三年的解放战争,崔上人民也积极投身到斗争中,参与到游击战中的有周维赵、周维奶等,为扞卫边区党委和支持游击战争,不惜流血牺牲,把革命斗争一直坚持到庆元解放。革命星火已逝,来者犹可追,崔上村至今仍保存着纪念碑,红心亭和中共闽浙边地委机关驻地的遗迹等,以此传唱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1987年3月,中共庆元县党委、庆元县人大常委会、庆元县人民政府在崔上建立纪念碑,修建红心亭,以此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魂,以及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

        01047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月山露营地遗址

        1934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举水乡月山村

        白云桥:东至桥中轴至下游15米,南桥台线外10米,西至桥中轴至上游15米,北桥台线外10米

        步蟾桥:南桥台线外29米,西至中轴线向上游15米,东至中轴线向下游15米,北桥台线外25米

        来凤桥:桥台向东18米,南边中轴线向上游15米,桥台向西15米,北边中轴线向下游15米

        如龙桥:东北为桥钟楼正面下檐对中滴水向东南17.3米至1号简易房。向西北沿马仙宫后墙至上游水泥桥东南侧桥头。

        西南为桥亭正面柳杉D沿学校厕所沿学校围墙基至学校大门。

        东南为当心间下檐对中滴水向下游20米(西南岸至3号简易房与水田相接处;东北岸沿1号简易房东南端墙基至角)。

        西北为当心间下檐对中滴水向上游40米至水泥桥东南侧栏杆。

        云泉寺:云泉寺围墙内所有范围(包含本体以及空地)

        吴文简祠:东北为祠东北山墙外3米,西端沿1号房西山墙至北角接2号房东北角沿东南、西南墙基至公路边线。西北为北端自2号房西南墙角处至3—4—5号房东北墙角(祠门楼檐柱至3号房东北墙角20米)。西南为西南山墙外2.40米。东南为祠东南山墙外5米。另包括来风桥桥体

        1934年8月26日晚,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闽入浙。8月27日,在举水进行修整,为了不打扰群众,他们选择在来凤桥、吴文简祠、步蟾桥、白云桥、如龙桥、云泉寺等地露营,当晚步蟾桥就住了近200名战士。烽火年代,廊桥曾是红军多次休整的“军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是红军在浙西南革命斗争中的一个缩影。

        01048

        “南阳事件”旧址

        1936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张村乡南阳村路下66号

        文物主体东至范寿成户,南至范延忠户,西至范寿全户,北至田坎

        1936年秋,受闽浙边临时省委指示,粟裕约见闽东特委领导人在浙江庆元的南阳村见面。粟裕率红军挺进师人员队抵达南阳村,闽东游击区领导人叶飞和第三纵队队长陈挺等也率队来到南阳,与粟裕会合。在见面当晚一起共进晚餐后,叶飞、陈挺等闽东人员突然被红军挺进师战士扣押,叶飞的警卫员在乱中被枪弹击中牺牲,其他闽东方面随行人员除趁乱“突围”外,其他人均被解除武装。后在押送途中,因遭国民党军袭击,叶飞和陈挺等人才乘机得以脱险,辗转回到闽东根据地。

        01049

        中共福建省委游击队八角殿战斗旧址

        194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张村乡库山村东川自然村西面,瓯江支流畔

        东面为南阳溪,南面为庙后岗(山),西面和北面为白及基地

        1945年5月,奉中共中央华中局电示,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军事部长兼闽中特委书记左丰美,率领以沈宗文为队长、江作宇为指导员的省委游击队80余人,从福建出发到浙江庆元东区,但是数月过后,仍未能与中共浙南特委取得联系。1945年8月14日,趁着国民党乡长在庆景交界的张村乡八角殿赶庙会之际,沈宗文奉命带领部队去攻打八角殿,并采取公开活动形式向浙南特委发出中共福建省委游击队在庆元活动信号,同时进行筹款。庙会当天,游击队长沈宗文率30余人,冲进八角殿,抓获国民党乡长和景宁县参议员周某等6人,后途中放回1人回去报信,5人交款后也被放回,而周某被处决。

        01050

        闽浙边游击队转水活动地旧址

        194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龙溪乡龙丰村转水自然村

        东至坎边,南至公路,西至房边,北至坎边

        1948年3月,闽浙边地委副书记张翼率部分武装驻扎龙溪乡转水村,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在龙溪乡的转水、铁吉岙、荡口、冯家山、大毛坪等村建立了农会组织。诱捕了与人民为敌、多次侦察根据地、密探游击队活动的反动乡长等。动员进步农民参加革命,如转水村的吴庆和、冯家山村的吴元寿等人参加革命队伍,随游击队行动。

        01051

        “冯家山事件”旧址

        194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龙溪乡冯家山村

        东至坎边,南至水沟,西至房边,北至坎边

        1948年9月,游击队在龙溪乡冯家山村秘密召开农民骨干会议,被村里以教书为掩护的国民党特务杨某侦悉。他趁人不备,偷偷跑到举水向胡中队长告密。胡即刻带领保安警察中队悄悄前往,包围了冯家山村。由于事发突然,游击队员虽然脱险,但参会的农民骨干被抓走。他们被分别关押在西溪、举水两地。敌人想从这些农民骨干身上找到游击队“线索”,给他们施以“上老虎凳”“吊打”“灌辣椒酒”“用香火点焚”“竹片夹大拇指”等酷刑。第二天,敌人把吴元炳、吴元祯、吴元裕、吴元、吴元李、吴万炳、吴锡康共7人押送庆元县城监狱关押,但是冯家山农会骨干们坚贞不屈,无一人招认出游击队地点。冯家山后经游击队与村民共同努力,多方筹得钱物,才把他们保释出狱。史称“冯家山事件”。

        01052

        北上抗日先遣队遗址(吴氏宗祠)

        1934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龙溪乡岙里村

        本体向外扩1米

        1934年8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头部队到达岙里村口,只见前面一群身着怪服、手舞大刀、口中“噗噗”吹气的人,在一面黄旗指挥下,正向他们扑来。一看就知不是国民党正规部队,而是地方农民武装。于是,红军就向他们宣传共产党政策,劝他们不要替国民党卖命,应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自以为“刀枪不入”的大刀会徒,竟不听劝阻,举起黄旗,舞起大刀,口中念念有词地扑向红军。眼见大刀会徒逼近,红军被迫开枪。冲在前面的大刀会徒应声倒地,其余的遂争相逃窜。

        01053

        蒙淤桥头遭遇战战斗遗址

        1934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五大堡乡蒙淤村

        东至坎,南由文物主体向外10米,西至路边,北至路边

        1934年8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参谋长粟裕及随军中央党代表曾洪易等率领下,由福建寿宁县进入浙江庆元。两日的长途跋涉后,8月28日凌晨,在小漈头与保安队发生战斗,红军清理战场后,经杨家庄、官局到温岙背,突破大刀会的拦阻,继续前行。红军炊事班到达五大堡乡蒙淤村时,已是午后时分。此时,另一路拦阻红军的丽水保安分处军士分队与庆元县保安一中队,闻报红军已冲破保安队的布防,正向庆元县城前进,便立即从石记岱抄小路尾追过来,欲抄近路赶超红军主力,刚刚到达蒙淤桥头。红军炊事班明白眼前的敌军是冲着红军主力部队来的,不能让主力部队吃亏,必须趁现在保安队放松警惕时先发制人。炊事班以暗语联系,对不明情况的敌军发起突然袭击。擒贼先擒王,击毙保安中队一名军官,保安中队、军士分队大乱,弃枪而逃。

        01054

        闽浙边游击队曹岭战斗遗址

        192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黄田镇曹岭村

        东由桥体向上游38米,西至河边,南至房边,北至坎边

        龙庆桥,横跨于瓯江主源梅溪之上,东踞龙泉小梅镇,西峙庆元黄田镇曹岭村,是一座历经沧桑的古廊桥。1920年,曾经龙庆两县合资重建,中国近代着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为其题写“龙庆桥”匾额。

        1934年8月31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从庆元经龙庆桥进入龙泉小梅镇。1935年至1937年,红军挺进师部队又多次经过此桥。1947年9月26日,以崔上为根据地的中共闽浙边地委游击队130多人在陈贵芳、张翼率领下,在崔上等地200多名民兵和群众配合下,利用敌县特务行动大队调防换防之际,在当地群众赶墟时,通过此桥奇袭小梅镇,取得胜利。

        01055

        富楼源村交通站闽浙赣红军驻地旧址

        194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岭头乡富楼源村

        东至田坎,西至田坎,南至山,北至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共闽浙边地委副书记张翼于1948年农历4月27日装扮成生意人(买猪),到村里吴西文家中,然后由吴西文带路至当时村民吴起永家中(起永当时是保长)进行商谈;4月30日张翼、周吾来(警卫)、池云宝、王长福、程宗波等5人在村民吴振寿家中楼上开小组会,当日晚上召开群众大会,商谈住宿、伙食,包括放哨工作开展。

        农历五月初一,天刚放亮,在以上几位领导的带领下,游击队一行80余人就安排在村附近庙宇里。同时游击队就井然有序开展了工作,一直坚持到当年8月左右。之后考虑到住宿时间过长,怕带来其它不利条件,至此由村内转移到“小毛洋”,该地地处偏僻,森林覆盖面广,便于隐避,并于8月11日特邀吴振财召开秘密会议,张翼首长分析了当前形势,对吴振财说,目前此地已暴露,部队将要转移至其它地方,程宗波同志还交待吴振财,待游击队走后,要小心注意安全。

        可是不料,8月20日国民党浙江保安队开来,将富楼源村重重包围了起来,吴振财等逃出了险境,唯一不幸的是吴起隆、吴起永兄弟二人正在锯板,来不及逃避,当场被抓。

        01056

        竹口战斗纪念碑

        1986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竹口镇竹中村对面山

        由文物主体向外15米

        竹口战斗纪念碑,建于1986年,由瞻仰平台和纪念碑组成,占地300平方米,总高约15米,邀请参加竹口战斗的老红军王永瑞题字“竹口战斗纪念碑”,以此纪念竹口战斗,缅怀革命先烈。目前,竹口镇已建成一条由竹口阜梁桥、红军“竹口战斗”纪念碑公园、瓦窑山“竹口战斗”遗址公园、红军桥(后坑桥)组成的以“竹口战斗”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观光长廊,成为机关单位、学校及社会重点领域行业开展红色研学、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等重要阵地。

        01057

        许氏宗祠(竹口战斗战地医院)

        1934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张村乡库山村东川自然村西面,瓯江支流畔

        东面:东面檐墙脚外10米南面:南面山墙脚外15米西面:西面檐墙脚外7米北面:北面山墙脚外5米

        竹中村许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竹口镇竹中村后窑许老公路后,据家谱记载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为四合院式构造,坐东朝西,占地面积426平方米。1934年作为竹口战斗战地医院使用。

        01058

        山林岘驻地遗址

        194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江根村山林岘自然村

        文物主体范围向外30米

        1945年5月,奉中共中央华中局电示,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左丰美,省委委员王一平、沈宗文(兼省委游击队长),率分队指导员江作宇、分队长余三江、群众工作组组长宣金堂以及部分省委游击队员近百人进入庆元东部,寻找与中央失去联系的中共浙南特委和龙跃书记。因江根乡山林岘坐落在偏远的三叉路口山窝里,村后是龟背、望天楼等大山,便于游击隐蔽活动。往南通福建寿宁、往西通庆元、东北面连接景宁县、北面与竹坪村相望,省委游击队驻扎在此地后,在江根、官塘、竹坪、张村、苏湖、龙溪等地开展游击活动。

        01059

        吴先模故居及就义地遗址

        1933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官塘乡官塘村

        吴先模故居:向北5米,南至坎,东至坎,西至公路

        12号故居:文物主体占地面积约940平方米

        13号故居:文物主体占地面积约490平方米

        1933年,吴先模在外甥张立贵的影响下踏上革命道路。他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为叶飞、阮英平、范式人、陈挺、叶潘等率领的闽东党组织和红军提供情报、安排住宿、筹集物资、救治伤员,积极配合并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8月,官塘乡苏维埃政府成立,隶属闽东苏区,吴先模被推选为主席。1936年1月27日,国民党军第56师和福建省保安部队向官塘苏区大举进攻,吴先模被捕。在严刑拷打下,他宁死不吐露组织秘密,于1月28日被敌人杀害在官塘村桥坪。据当地老人回忆,闽东党组织和红军曾派人来到官塘,组织村民送其灵堰上山,掩埋在村后青石岭边的青山上。

        01060

        白柘洋革命历史遗址群

        1933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庆元县官塘乡白柘洋村

        36号建筑:文物主体占地面积约734.5平方米

        41号建筑:文物主体占地面积约595.75平方米

        27号建筑:文物主体占地面积约527.05平方米

        26号建筑:文物主体占地面积约375.12平方米

        23号建筑:文物主体占地面积约309.05平方米

        炮楼:文物主体向外1米

        庆元县官塘乡白柘洋村位于庆(元)景(宁)寿(宁)三县交界处,距离县城90余公里,是一个有近百户农家的小山村。白柘洋村是中国共产党在庆元最早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1933年11月,张立贵、陈庆重在白柘洋村成立了庆元县第一个红色政权组织——白柘洋村苏维埃政府。1934年12月,两人又主持建立了庆元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白柘洋村党支部。白柘洋村是浙西南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标,是庆元革命的初始地。


        缙云县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061

        白木坑红军活动地遗址

        1930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缙云县新建镇联新村丰山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0年9月13日,中共武义县委书记邵李清决定派部分骨干到反动政权薄弱的山区发展红军。同日,刘岳昌带了10多名红军战士从武义大宫山来到缙云县白木坑。他们一面向贫苦农民开展宣传革命,一面开展打击土豪劣绅、收缴反动分子枪支的斗争。在短短3天时间里,红军人数发展到30多人,建立白木坑红军游击队。这引起了当地反动武装的不满,他们纠集不明真相的群众建立地主保卫团,准备向白木坑红军开战。9月16日,白木坑红军游击队被当地地主保卫团“围剿”,9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刘岳昌突围后撤往龙游北界开展武装斗争。

        01062

        西青头村革命历史陈列室

        2007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缙云县新建镇新联村西青头自然村

        建筑本体

        1947年8月,8月中旬,中共浙东工委书记刘清扬、副书记马青与处属特委书记傅振军,委员宣恩金、李文辉、曹景垣在西青头村秘密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由刘清扬主持。会议分析了全国解放战争和浙江形势,交流了两地党的工作,共商配合全国形势,扩大游击战争等问题。双方决定将部队实行统一整编,以处属特委武装部队为基础,会同金华、台属(台州)游击队,建立“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

        01063

        雪峰山革命历史展示馆

        2007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缙云县新建镇雪峰村

        建筑本体

        解放战争时期,雪峰村地处缙云、丽水、武义、宣平、永康五县交界。1947年8月,中共浙东工委和中共处属特委在西青头村召开联席会议后,处属、金华的武装部队陆续集中到缙云雪峰村。台属(台州)武装因尚未建立,所以没有武装人员参加。两支部队在雪峰村王氏宗祠会师。中共浙东工委书记刘清扬当众宣布成立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及总队领导人员名单。2008年建立了雪峰山革命历史展示馆,由浙江省委原书记薛驹题写馆名。厅内天井竖立“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成立旧址纪念碑”,由应飞题写碑名。展示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缙云县雪峰山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

        01064

        红军挺进师榧树后战斗旧址

        193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缙云县大洋镇仙谷村榧树后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5年8月2日,挺进师第一纵队从永嘉、仙居安仁、石舍进入缙云县,抵达大洋山区的榧树后村。红军在榧树后村刷写标语,进行革命宣传。第二天,驻扎在铁箱村的国民党浙江省保安队一个连朝榧树后村方向追剿而来。红军兵分两路,一路配备机枪,迅速抢占附近山岗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阻击;另一路从村子两边冲出,迎战来犯之敌。经过两小时激烈对峙,国民党军溃逃,被击毙排长以下5人,被俘8人,击伤若干人。

        01065

        红十三军第一团外前活动地旧址(外前村祠堂)

        193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大洋镇外前村外前自然村

        建筑本体

        1929年,外前村的周益隆与永嘉上董、界坑等地的红军有了接触,并加入了红军队伍。后来,他奉命回外前村发展红军,村里多数青年也参加了红军,建立了外前红军游击队。周益隆成为外前、八尺一带的红军领导人。外前红军游击队常与青田海溪红军联系活动。外前村祠堂成为外前红军游击队和红十三军第一团的主要活动地。

        01066

        红十三军攻打缙云县城誓师大会旧址(潘金宗祠)

        193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大洋镇南溪村东余自然村

        建筑本体

        1930年8月,中共浙南特委军事委员、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到缙云县南溪村,召集南溪、外前、木栗和仙居陈坑等地红军骨干开会。陈文杰在会上部署攻打缙云县城的战前准备工作,指派人员到县城侦察兵力和布防情况。8月下旬,红十三军第一团以及参战的其他部队和农民集结到永嘉、缙云交界的上董、南溪一带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红军开会、写标语、制大旗、筹备武器弹药和军粮。当地群众为红军捣米做年糕、磨粉烤麦饼准备干粮。8月30日,红一团千余人的部队在陈文杰、红一团团长雷高升的率领下,集中到南溪村潘金宗祠前召开战前动员大会,誓师出发。次日拂晓抵达县城南郊,攻占了缙云县城。

        01067

        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黄坛战斗遗址

        193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缙云县大洋镇和合村黄金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0年3月23日,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胡公冕率永嘉、缙云、仙居等地的红军,经青田王岙、蔡坑进抵缙云县黄坛村。在当地红军、群众帮助下,设伏阻击追赶而至的浙江省保安队,击毙保安队连长1人、士兵23人。红军无一伤亡,结束战斗,胡公冕率部经缙云县大洋山区,回到永嘉县潘坑、五尺、表山一带休整。

        01068

        处属游击支队师姑田兵工厂遗址

        194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缙云县方溪乡北坑村外西姑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48年6月,处属特委、缙云县委指派从丽水转移回缙云的樊康平具体负责,从游击队和地方党支部中抽调人员。樊康平自行设计,土法上马,用木头自制土车床、木制水轮机,用竹子当水管,利用山涧泉水冲击水轮机,靠皮带带动土车床转轮和刀具;切削子弹,改造长枪子弹为短枪子弹;修理枪支,并把俄式步枪枪筒改造成冲锋枪枪筒,改装冲锋枪。

        01069

        红十三军第一团东门驻地旧址(李氏宗祠)

        193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五云镇东门村溪滨北路55号

        建筑本体

        1930年8月31日上午,红十三军第一团顺利攻占缙云县城,将指挥部设在国民党县府内。红军在县城内驻扎了两天两夜,纪律严明,对城内百姓秋毫无犯。在县城期间,红十三军第一团部分红军指战员就驻扎在县城东门的李氏宗祠内。红军战士在县府和李氏宗祠门口张贴署名“总指挥雷震”(即雷高升)的布告和安民告示,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动员穷苦人团结起来反抗反动政府的压迫和剥削。

        01070

        缙云抗日救亡活动旧址(仙都中学)

        1937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缙云县五云镇田村村上宫寺自然村

        建筑本体及南侧庭院

        缙云抗日救亡活动地旧址(仙都中学)位于缙云县五云街道寺后路38号原仙都中学。进步青年毛济霖和党员顾乃清分别于1937年冬与1938年3月,以省建设厅物产调整处“物产调查员”的身份,到缙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通过仙都中学代课,结识进步师生,成立“抗日宣传队”,组织学生在县城、壶镇、河阳等地演唱《大义灭亲》《张家店》《放下你的鞭子》等宣传抗日救亡的剧目和歌曲,动员群众抵制日货,组织进步师生奔赴陕北抗日根据地,走上革命的道路。

        01071

        中共五云镇支部成立地旧址

        192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五云街道扛盐小弄18号

        建筑本体

        1928年8、9月间,中共永康临时县委为开辟联络浙江省委的新邮路,先后派县委委员徐宝莹、党员陈珠玑以教师、学生的身份到缙云县五云镇县立女子小学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徐宝莹、陈珠玑在五云镇发展了应卓良、程骏惠等10多位进步青年入党。11月,在五云镇扛盐巷的应卓良家建立了中共五云镇支部。应卓良家是中共五云镇支部党员活动的重要地点。

        01072

        后青岭战斗旧址

        1949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缙云县前路乡前路村后青自然村

        建筑本体

        1949年1月30日,设在壶镇的国民党浙江六、七、八边区“剿共”指挥所派出驻壶镇的县自卫队第四中队和驻黄迎墙村的联防队,到宫前派粮收捐,然后又到姓叶、大集一带“清剿”共产党游击队。处属游击支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和民兵,在后青岭头抢占制高点,将敌人击退,毙敌一人,缴获一支步枪和100余发子弹,使得大集、姓叶等村免遭国民党联防队洗劫。

        01073

        汤畈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缙云县东方镇长兰村东湖村

        李志成户与童德才户两天井及中墙

        1935年7月22日,从丽水县北坑乡库头村进入缙云县周岭村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第一纵队进入东乡胪膛、深渡等村,到达汤畈村。红军在汤畈村一户农民家的天井墙上书写“要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抽丁拉夫”等24条标语。汤畈红军标语是缙云县目前保留最完整、最大规模的红军标语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红军的政治主张。

        01074

        红军兵工厂遗址-榧树根村

        1937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胡源乡榧树根村

        建筑本体

        1937年开始因游击队伍不断扩大,枪支弹药严重缺乏,游击队负责人李文辉秘密组织虞梦初、祥明等人在榧树根村上门楼古屋成立兵工厂,生产枪支弹药。当时生产工具非常简陋,很多零部件都是用手工钻,石磨擦,虞梦初发明最早用双脚左右踩带动钻头,后发明用水管压力自动钻;原料奇缺,没有无缝钢管,只有圆钢。每根枪制造完成,都要拿到上门楼古屋门口试枪,对准对面的板栗树开火,测试枪支的质量。虞氏宗祠为游击队员训练居住地,下新屋为指挥中心,并作为全体游击队员用餐场所,时长一年多。当时特务活动猖獗,1939年的某天晚上,李文辉在本村开完会撤离时,被人跟踪,为了地下党和游击队的安全,根据地搬至招序村。榧树根上门楼兵工厂后来搬至方溪乡师姑田红军洞。

        01075

        招序革命历史陈列室

        2011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缙云县胡源乡章村村招序自然村

        建筑本体

        招序人民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横征暴敛和地主封建势力的剥削、欺压下,过着没有出头的苦日子。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到村里宣传共产党、红军政治主张,发动贫苦农民团结起来参加革命。朴素的村民开始认识红军部队,开始懂得革命道理,纷纷觉悟,忠实而勇敢地投身到革命斗争。招序村逐渐成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据点村。

        01076

        中共处属特委、缙云县委机关招序驻地旧址

        1944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胡源乡招序村

        遗址本体及其共墙建筑

        1944年下半年,县委在招序村的秘密交通站从党支部书记陈山倪家转移到新任党支部书记陈景叨家。陈景叨、胡茂菊夫妇是主要交通员。此后到缙云解放,这里既是县委的重要机关驻地、交通站,又是处属特委的一处重要交通站。特委大多数领导成员和许多的游击队员均隐蔽在这里。特委委员、县委书记李文辉常住这里,在这里接见了中共闽浙赣区党委(福建)政治交通章志廉、中共闽浙地委(隶属闽浙赣区党委)派到浙西南寻找处属特委的陈觉。

        01077

        中共处属特委机关旧址

        194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大源镇稠门四村

        建筑本体

        1939年5月,缙云县工委成立后,工委成员积极向农村发展党组织。庙下党员李林金向林艺圃介绍稠门村江西山后自然村农民李银通入党,林艺圃亲自到李银通家考察了解后正式吸收。由于李银通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确定为一处秘密交通站。县委书记曾绍文在缙云工作期间,主要是隐蔽在李银通家。这里成为缙云县委领导机关主要驻地。1944年后,又成为处属特委领导机关主要驻地,也是联系浙东工作的主要交通站之一。

        01078

        贤母桥

        193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缙云县壶镇镇新民村东侧

        建筑本体

        在红十三军顺利攻占缙云县城的鼓舞下,红十三军第三团决定攻打壶镇。1930年9月5日夜,红三团和参加暴动的农民1600余人,从永康方山口村出发,于次日上午打响了攻打壶镇的战斗。壶镇的地方反动势力事先闻讯,在贤母桥上垒起砂包,筑起工事,架起机枪封锁桥面。红军冒死冲锋,多次强攻贤母桥未果。下午壶镇反动势力派人送信至永康舟山下请来反动民团围攻。红军部队腹背受敌,战斗失利,只能撤离。此战有30多名红军牺牲在贤母桥下。

        01079

        浙西工农红军一大队活动旧址

        1936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缙云县壶镇镇旸村村黄弄坑自然村

        浙西工农红军一大队活动旧址建筑基址四至为界

        1936年2月,刘达云、张文碧率第一纵队第一支队余部10余人转移来到缙云白竹、旸村一带。浙西工农红军独立团负责人程义仁、程银生和钱双全等人主动迎接第一支队余部到黄弄坑,将他们安排在黄弄坑村后山坞冷岙陈永和家。陈永和又联系红军到黄弄坑村陈阿云家食宿。陈阿云一家人为红军安排吃住,帮助部队放哨望风、送饭、送信、洗衣、购买物品等。红军也帮助陈阿云堆砌厨房石勘等农活家务。

        01080

        中共缙云县一大会址

        1928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壶镇镇新民村西角

        建筑本体

        中共缙云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壶镇镇高潮村赵氏宗祠(燕翼小学)。1928年9月6日夜,浙西特委委员邵溥慈(化名胡天民)直接指导中共缙云区委在燕翼小学召开中共缙云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吕传德、陈以谟、沈德田、吕郑圭、陈夏良、陈岩芳、卢德才、周天国、周兆明、吕松登、应一心、厉凤鸣、卢玉坤、卢玉标等30余名党员代表出席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缙云县第一届委员会,赵汝池任书记。中共缙云县委隶属于中共浙西特委,机关驻地设在燕翼小学。

        01081

        处属游击支队雅江集中整编旧址

        194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溶江乡雅江村

        建筑本体及东侧一层建筑

        为配合南下的解放大军作战,迎接缙云的解放,中共处属特委、缙云县委和游击支队部于1949年4月底5月初,将驻在缙云的部分武装部队集中到雅江实行整编,缩小编制,加强战斗力。部队被编为5个主力中队,每个中队八九十人,配备指导员、文化员。部队还学习了城市政策、接收政策、对旧人员政策,印刷宣传品和征收公粮凭证。5月9日,缙云县城解放,部队赶赴县城与解放大军会师。

        01082

        中共缙云县工委成立地旧址(栖真寺)

        194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溶江乡郑周村

        建筑本体

        1940年夏,中共处属特委先后将身份有所暴露的党员邱希哲、费恺、林艺圃转移到缙云,分别以普化小学教员、政工队员的公开身份开展党的工作。5月,这批党员与原在缙云的党员樊康平、陈绍瑞以香客身份在双溪口附近的栖真寺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中共缙云县工作委员会,费恺任书记,机关驻地在普化小学。同时,确立了缙云党组织的中心工作和任务。

        01083

        中共缙云支部干事会和缙云区委前溪交通站旧址

        1942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缙云县溶江乡洪坑桥村前溪村

        建筑本体

        1942年夏,中共永(康)武(义)特派员朱恒卿在缙云县城建立中共缙云支部干事会,指定李华雄任书记。中共缙云干事会在舒洪区维新乡前溪村发展卢根福入党。1943年8月,中共缙云支部干事会改称中共缙云区委,增补卢根福任青年干事。1944年夏,朱恒卿在卢根福陪同下,到舒洪区维新乡南源村,劝国民党杜派头子李珠生携武器去永康八字墙参加抗日武装。1948年春,中共闽浙赣省委(原福建省委)闽浙地委城工部到缙云发展组织。1949年2月,中共缙云县支部隶属中共闽浙边城市工作委员会。前溪卢根福家是当时永武工委、闽浙赣省委、城工部缙云支部的重要交通站。

        遂昌县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084

        葛程乡苏维埃政府和松遂龙边游击队队部旧址(关帝庙)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垵口乡葛程村葛程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5年5月12日,红军挺进师自松阳进入遂昌县境。同月15日,进抵葛程一带活动。

        挺进师对葛程的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后,认为葛程村具备四点优势:一是地处遂昌、松阳、龙泉三县交界处,在此建立根据地,可以和松阳的玉岩、枫坪、小吉,遂昌的王村口、关塘,龙泉的东书、上田等游击区连成一片;二是距离遂昌、松阳、龙泉三县的县城都有一百华里以上的山路,敌人鞭长莫及,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三是村庄四面都是崇山峻岭,地势高,山路多,进退都很方便;四是全村80多户大多为贫苦农民,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因此,挺进师决定驻扎下来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根据地创建工作。

        1935年7月,遂昌县境内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葛程乡苏维埃政府以及松(阳)遂(昌)龙(泉)边游击队、葛程(谷陈)游击队建立。

        01085

        葛程战斗粟裕指挥所遗址(垵口乡葛程村独山殿)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垵口乡葛程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5年,红军挺进师入浙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7月底,国民党“浙南剿匪指挥部”调派浙江保安团独立一营进驻龙泉上田村,其机枪连进驻遂昌坝头村,伺机进攻红军和游击队。8月初,该连指派坝头村的谢某到葛程侦探红军情况,欲趁红军主力不在进行偷袭。谢一到葛程,马上引起葛程游击队的警觉,马上赶到松阳小吉向挺进师报告。是夜,粟裕亲率挺进师第九、十三支队和地方游击队赶赴葛程,设下三面埋伏。次日凌晨,国民党军及“剿共义勇队”百余人,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扑向葛程,一进入葛程即陷入了红军和游击队的三面埋伏之中,遭到迎头痛击。红军大获胜利,击毙击伤国民党军10多名,缴获机关枪1挺、步枪20多枝。葛程战斗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建设。

        01086

        红军挺进师驻扎地旧址(黄八村古民居)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垵口乡葛程村黄八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遂昌县葛程一带活动期间,曾住宿于黄八村李志庆、李志贵兄弟家,并在板壁上书写标语。

        01087

        红军挺进师伤员养伤处旧址(安坑村周祠)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遂昌县垵口乡安口村安坑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5年七八月间,挺进师5名伤员在该祠堂养伤,接受治疗。村人周林根(老四)以牛胎干粉配制枪伤药为红军伤员治疗。

        01088

        松遂龙边游击队总队长李金成隐蔽地(山头村古民居)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遂昌县垵口乡徐村山头自然村

        遗址本体

        李金成,又名李金星,遂昌县葛程村人,出生于1892。1935年5月,投身红军挺进师的革命斗争,后在山头村土地庙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任遂(昌)松(阳)龙(泉)边区游击队总队长。10月初,被捕于遂昌黄石玄口附近的麦岱岗山棚。次年9月3日,就义于遂昌县城西门外。

        上田战斗后,李金成曾在该屋楼上(其堂姐李月翠家)隐蔽两日。

        01089

        抗战标语(小岩村岩下自然村禹王殿)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垵口乡小岩村岩下自然村西南村口禹王殿

        遗址本体

        该标语系中共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时所书写,主要内容为“自强不息”“坚决稳定最后胜利的信心”。

        01090

        中共南乡区委活动地旧址(夫人庙)

        1939月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垵口乡淤连山村村脚对面的山脚下

        遗址本体

        1939年2月,中共遂昌县委书记曾友昔在淤连山村翁法荣家召开会议,成立中共南乡区委,隶属县委领导,下辖葛程、淤连山等9个直属支部和石笋头分区委,有党员200余名,淤连山村的翁法荣任书记。淤连山村夫人庙是中共南乡区委的活动地。

        01091

        中共遂昌中心县委扩大会议遗址(扎腰自然村黄家山棚)

        1941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垵口乡小岩村扎腰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41年4月,面对遂昌县当局“剿共清乡”的恶劣环境,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在南乡扎腰村黄家山棚召开扩大会议。曾友昔、曹景垣、杨荣、邹樟成、翁法荣等参加会议。会议总结基层组织大部遭受破坏的惨痛教训,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讨论制定下一步反对国民党顽固派长期“剿共清乡”的7条措施,为稳定和恢复组织、长期坚持斗争打下了基础。

        01092

        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党员骨干培训班遗址(千佛山)

        1941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垵口乡大山行政村千佛山

        遗址本体

        1941年6月中旬,面对国民党当局“剿共清乡”的恶劣环境,中共遂昌中心县委为提高基层骨干从事秘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千佛山凉水源举办党员骨干培训班,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秘密工作学习训练。培训班分两批进行,遂昌中心县委书记曾友昔主持培训班工作,中共闽浙边委书记张麒麟、边委委员曹景垣以及曾友昔轮流授课、组织训练。大家聚集在山棚里,以柳杉树皮当黑板,以木炭为笔,学习讨论政治形势、党的方针政策、从事秘密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为恢复稳定基层组织、长期坚持地下斗争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培训期间,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在胡义万家设交通联络站。

        01093

        抗战标语(小岩村岩下自然村金恒伟家外墙)

        1937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垵口乡小岩村岩下自然村金恒伟家外墙

        遗址本体

        该标语系中共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时所书写,主要内容为“团结一致,抗战到底”。

        01094

        中共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地旧址(王家祠堂)

        193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北界镇王坞村

        遗址本体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遂昌县委通过遂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等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2月1日晚,20余名政工队员在王坞村王家祠堂举行了一场有200余名观众的抗日宣传歌咏晚会。不久,政工队的共产党员吴惠中(吴惠琮)、刘晓、马金山(马正山)在王坞村王家祠堂办起了民众夜校,不定期前往开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夜校组织了一支近20人的歌咏队。1939年元宵节,政工队动员各家各户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等抗日标语口号写在元宵灯上,使这年的庆元宵活动,成了反侵略的大游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王坞一大批热血青年、爱国志士都团结在政工队的周围,不久,建立了中共王坞支部,由该村王汉银(王汉仁)任书记。

        01095

        中共组织抗日救亡活动旧址(苏家大屋)

        抗日战争中期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北界镇苏村

        遗址本体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遂昌县委通过遂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等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中共党员吴惠中等政工队员在王坞、苏村等地组织“姐妹会”、举办妇女识字班宣传抗日,又组织了民主选举乡保长、推行“二五减租”、平定粮价等斗争。苏家大屋是中共组织领导农民迫使地主开仓平价售粮之地。

        01096

        中共遂昌支部旧址(泉湖寺)

        1927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大柘镇柘溪上村

        遗址本体

        1926年12月,刚卸任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书记之职的遂昌籍中共党员唐公宪根据中共杭州地委的指示,返回遂昌创建中共组织。他邀约在衢州省立第八中学求学的遂昌籍中共党员谢云巢同返故里开展工作。不久,唐公宪与谢云巢介绍在遂昌县立第二小学(校址大柘泉湖寺)任教的陈恂(化名陈实甫)、杨立程(又名杨日新,化名杨则时)及该校工友傅赠龄(又名傅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1月,遂昌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遂昌支部,在遂昌县立第二小学成立,有党员4名,谢甫墉任书记,杨立程任组织委员,陈恂任宣传委员,隶属中共杭州地委领导。中共遂昌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01097

        抗日救亡民众夜校旧址(慈仁殿)

        1939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大柘镇后垄村

        遗址本体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后,沈以宏(中共党员)、周维辛(中共党员)等6人在后垄开办了两所民众夜校,校址分别设在上村的蓝家祠堂和下村的慈仁殿,两所夜学各有学员40余名。

        民众夜校所用课本是教员自己编写油印的,内容通俗易懂且广泛,既有常用的字词句,又有抗日救亡和阶级教育的内容。教员不仅教群众学文化知识,还结合群众的切身利益,分析农村状况、农民出路等问题,并且通过教唱抗日歌曲,讲抗日故事,举办通俗时事讲演等来讲解抗战的意义,揭露日军的罪行,阐述中国人民应该如何抗日,极大地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民众的抗战热情。

        01098

        中共龙殿支部旧址(龙殿庙)

        193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大柘镇住龙行政村龙殿自然村

        遗址本体

        1939年1月,中共龙殿支部在遂昌县龙殿村龙殿庙秘密建立,有党员11名,隶属新旦分区委领导。1941年1月,支部遭破坏。同年4月,中共遂昌中心县委书记曾友昔到龙殿村恢复支部,隶属大柘区委领导。此后,龙殿村成了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的秘密活动地和交通联络点之一,龙殿庙成为中共遂昌县委机关及武工队驻地之一。

        01099

        中共遂昌中心县委乌尖头驻地遗址

        1941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大柘镇车前村前山

        建筑本体

        1941年冬,在国民党地方当局严厉“剿共清乡”的环境下,中共遂昌中心县委领导机关迁移隐蔽在大柘前山村后山海拔1205米的乌尖头山顶一座山棚里。该驻地下面半山腰是前山村,对面是车床村。县委书记曾友昔等人生存所需物品均由前山党支部和车床党支部秘密送上山。由于叛徒告密,遂昌县县长郑惠卿立即派县自卫队乘大雪封山之机“进剿”。2月13日,遂昌县自卫队中队长郑熙、分队长陈福庚率60余名自卫队员抵达前山村,逮捕了前山党支部书记叶三奶及委员范士应。在严刑拷打下,范士应吐露了实情。县自卫队随即押解叶、范进袭乌尖头。当行至离县委驻地约80米处时,叶三奶用大声和范士应争吵的方式向县委报警。曾友昔、宣恩金等6人获知敌情后马上向三仁乡(时称保仁乡)境内突围。县自卫队冲到山顶未能抓到人,将叶三奶杀害在车床岭脚。曾友昔在突围中受伤,于3月7日牺牲于保仁乡高垟村内垵山。

        01100

        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田堂背驻地遗址

        解放战争时期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大柘镇新旦村住龙溪源田堂背

        遗址本体

        1942年至1949年间,田堂背是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的主要驻地之一。武工队的主要驻扎点为山农高法昌的山棚和武工队自己搭建的一个山棚及一个天然岩洞。1944年6月初,中共闽浙边临委通过处属特委与中共浙东区委取得联系,获得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临时边委领导宣恩金传达贯彻这一精神的会议就在高法昌家的山棚举行。

        01101

        红军标语(淡竹村小学)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高坪乡淡竹村原村小学南面天井边墙上

        红军标语所在的整片墙体

        该标语系红军挺进师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时所写,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

        01102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会师、战场遗址(姚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湖山乡姚岭村

        遗址本体

        1935年5月24日,粟裕、刘英所率的红军挺进师主力和黄富武等所率的红军挺进师一部会合于姚岭村。该村东北面水路顺畅,西南面九龙山支脉重峦叠嶂,山路错综曲折,十分适宜红军机动迂回。红军原准备在此作短暂休整。不料,尾追堵击挺进师的国民党武装纠集八九个团的兵力,于当晚分4路向挺进师围攻。挺进师当即决定兵分南北两路,利用姚岭的有利地形,抢先一步跳出包围圈。黄富武率部向南挺进,粟裕、刘英率主力向北挺进,转入国民党军后方。当日夜里,挺进师由当地交通向导朱宗洪、应子棠等带路,分南、北两路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同时,留下一个小分队,借助于地形和夜幕,诱使国民党军自相展开火拼,然后迅速撤出,赶上主力部队。

        01103

        红军挺进师群众大会旧址(叶氏宗祠)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村脚

        遗址本体

        1935年5、6月间,红军挺进师活动到遂昌独山村,在该村叶氏宗祠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救济贫困。现保留着红军的宣传标语——戏台正上方赫红色的抗日标语,内容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戏台右楼化妆室墙上有三条标语,一条为“民众武装起来赶走敌人”,一条为“……壮丁家属”,另一条字迹不清难以辨认。

        01104

        中共蔡溪分区委旧址(蔡王庙)

        193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焦滩乡蔡口村

        遗址本体

        1938年2月,中共遂昌县委书记曾友昔带领杨荣等返回王村口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中共党员汪湘等到蔡源乡独山、蔡口、大柯等地开展工作。4月,重建中共王村口区委(曾友昔兼任书记)。9月,建立中共蔡源支部。1939年6月,建立中共蔡口支部、大柯支部。6月22日,曾友昔赴蔡口村,在此址主持召开会议,建立中共蔡溪分区委,辖蔡源、大柯、蔡口3个支部,有党员127名。

        01105

        中共遂昌县委机关驻地旧址(傅正友公祠)

        1927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金竹镇塘岭头村

        遗址本体

        中共遂昌支部建立后,唐公宪、谢云巢随即把发展壮大中共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了自己的家乡——遂昌县北部山区,先后介绍傅以和、谢梁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2月1日(除夕)在塘岭头自然村建立了遂昌县第二个党组织——中共塘岭头支部(也称龙游支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遂昌的中共组织曾一度失去上级组织的领导,至当年6月恢复并改属中共浙江省委领导。10月,谢云巢、傅以和等秘密返回遂昌开展工作,在塘岭头自然村召开党员骨干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建立中共遂昌县委,隶属中共浙江省委领导,先由谢云巢任负责人,12月改由傅以和任负责人。中共遂昌县委是浙西南地区的第一个县级中共组织,其机关设在傅正友公祠。

        01106

        遂昌县工农革命军武装暴动誓师大会旧址(梭溪庙)

        192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金竹镇梭溪村西隅

        遗址本体

        1928年7月20日夜,遂昌县委召开党员骨干会议,商议武装暴动事宜,被国民党探悉。7月22日拂晓,国民党军警包围塘岭头村,搜捕中共党员,县委组织委员傅赠龄被捕押往县城。遂昌县委立即召集工农革命军,开展营救,向国民党警察猛烈攻击。暴动胜利后,遂昌县委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举行武装暴动,召集工农革命军在该址誓师,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领导开展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01107

        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局下古矿洞驻地遗址

        全民族抗日战争后期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金竹镇王村局下自然村后面山上

        矿洞本体

        该遗址位于遂昌县金竹镇王村行政村局下自然村东边高山上,距局下村约2.5公里,系明代开采银矿留下的矿洞,极深,并有分支 ,洞深处用手电筒照明无效。全民族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在白马山区坚持斗争,局下自然村是县委及其武工队的主要活动地,此古矿洞是县委及其武工队的主要驻地。1994年10月,在此洞内发现两箱子弹(已受潮,部分锈烂),并残留有灶台、碗片等。

        01108

        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局下村活动地旧址(龙头庙)

        全民族抗日战争后期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金竹镇王村局下自然村龙头山上

        遗址本体

        该遗址位于遂昌县金竹镇王村局下自然村龙头岗龙鼻梁处。全民族抗日战争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在白马山区坚持和开展斗争,局下自然村是县委及其武工队的主要活动地,地下党员曾在此开会、开展活动。

        01109

        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官坊驻地遗址

        全民族抗日战争后期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金竹镇官坊村

        石壁主体

        1942年5月,在中共浙江省委、闽浙边委、遂昌中心县委相继遭破坏的危急关头,重建了以殷铁飞为书记的中共遂昌县委,领导下属组织和党员在白马山区长期坚持革命斗争,而官坊村则是县委的重要驻地。1947年7月,遂昌县委武工队建立后,该村又成为县委及其武工队的主要驻地。该村村前有一巨型岩石,岩背可望远监视。武工队员和当地党员常在此石上佯装休息闲聊来站岗放哨,村后还搭了多个山棚,供武工队员隐蔽、住宿,以防敌人偷袭。

        01110

        唐公宪故居

        建党前后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遂昌县金竹镇梭溪村田畈自然村

        遗址本体

        唐公宪(1898—1938),字海潮,学名伯宣,遂昌人。1917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参与组织领导浙江一师学潮。1921年,参与组织中共领导的萧山衙前农民运动。1922年4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5月,赴绍兴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开展建党(中共,下同)工作。同年9月,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担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候补执行委员等职。1925年1月,赴严州省立第九中学执教并开展建党工作。1926年2月,赴温州瓯城中学任教并开展建党工作。1926年7月,任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书记。同年12 月,奉命回遂昌创建浙西南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遂昌支部)。后相继担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室主任、《杭州国民日报》主任编辑、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党务人员养成所所长、浙江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等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在杭州被捕。1937年7月被保释出狱后,任遂昌简易师范校长等职。

        01111

        中共遂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遗址(童家民房)

        1939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龙洋乡埠头洋行政村凹头自然村大凹门

        遗址本体

        1939年4月3日至5日,中共遂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龙洋乡埠头洋村凹头自然村童玉森家召开。曾友昔(曾铁民)、杨荣、刘纪海、陈鉴(陈铿)、邹樟成、林樟恩、王致和、朱正和、徐章贵、吴金钿、吴发根、顾瑞成、傅四美、黄石玄贵、翁法荣、黄纯标、李子培、杨关礼、徐先林等代表全县1600余名党员出席会议。遂昌县委书记曾友昔主持会议,处属特委书记张麒麟到会指导。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中共七大的决定并阐述了其意义;听取了国际国内形势与当前任务报告;听取了县委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今后整顿基层组织、加强教育、提高党员政治水平的报告;选举曾友昔、李子培、杨荣为出席中共处属代表大会的代表。

        01112

        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驻地遗址(老鹰岩)

        抗战后期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三仁乡十三都村北7.5公里山上端(距山顶尚有百余米)

        岩洞本体

        该洞岩石高耸前倾,状如栖鹰,故名老鹰岩。全民族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长期在白马山区坚持地下革命斗争,县委书记殷铁飞等经常在此洞居住,故又名老殷岩。

        01113

        红军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养伤处旧址(平安岩岩洞)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遂昌县石练镇大茂坑村七峰尖下山中观音岩寺庙下首约百米处

        岩洞本体

        1935年9月,国民党军“进剿”红军挺进师,挺进师主力转入敌后吸引牵制敌人,政治部主任、浙西南特委书记黄富武率部在根据地内坚持斗争。在浙西南游击根据地遭敌血洗的极端恶劣环境下,黄富武数次只身与敌周旋并负伤。10月中旬,黄富武转移到观音岩寺庙,在庙祝的帮助下,隐蔽于该岩洞中养伤。10月30日,黄富武为寻找和组织战友开展斗争,被捕于遂昌县石练镇外方岭村。12月12日,在丽水大水门外英勇就义。

        01114

        遂昌县革命烈士陵园

        1997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县城妙高山

        旧址本体

        1957年3月,遂昌县委在县城车站路原火柴厂后山兴建遂昌县革命烈士公墓,曾友昔等烈士和解放遂昌县城时牺牲的解放军烈士共同长眠于革命烈士公墓。1963年2月20日,鉴于烈士公墓场地小、道路窄,无法满足遂昌人民瞻仰、缅怀烈士之要求,县委决定在县城城东的凤凰山重新兴建遂昌县革命烈士墓,1964年4月5日举行了烈士墓落成和纪念缅怀烈士仪式,凤凰山的革命烈士墓又满足不了遂昌人民瞻仰缅怀烈士之要求,1994年在妙高山再建烈士陵园,1997年完工。这里青山环抱,庄严肃穆,墓前平台广阔,周围苍松翠柏挺拔。墓碑上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笔势纯朴酣畅,望之令人肃然起敬。

        01115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烈士纪念碑亭(妙高山)

        198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城妙高山遂昌县革命烈士陵园上侧

        纪念碑本体

        1935年春,在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之时,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从战略上策应主力红军长征。遂昌是挺进师师部驻地、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中心区域,众多挺进师先烈牺牲在此。1984年11月,为纪念、缅怀挺进师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共遂昌县委决定,在遂昌县城妙高山兴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烈士纪念碑(亭)。11月11日奠基,1985年4月6日落成。纪念亭高11.95米,面积58.6平方米,亭周辟有375平方米平台,台沿护栏环卫,四周松柏苍翠挺拔。亭中立纪念碑,正面刻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烈士纪念碑”,背面刻着黄富武、洪家云等20多位挺进师烈士的业绩。

        01116

        北上抗日先遣队及红军挺进师战场遗址(白鹤尖)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王村口镇白鹤尖

        纪念亭周围栏杆外延3米

        1934年12月17日和1935年1月2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洪家云部两度袭取王村口,均首先攻占白鹤尖。

        1935年7月,挺进师驻王村口后,在此布兵驻守,筑有战壕等。1935年9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游击根据地,洪家云率部坚守王村口,在此浴血奋战。1936年6月,粟裕率部智取王村口时,首先进占此地。

        01117

        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程氏民宅)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王村口镇桥西村街道西侧

        遗址本体

        1935年7月初,红军挺进师抵达王村口地区活动。7月中旬,建立中共王村口区委。7月下旬,挺进师师部进驻王村口镇,并将师部设在镇内程氏民宅,师长粟裕、政委刘英及师部机关人员都在此住宿办公。

        01118

        挺进师主要领导人办公场所、挺进师政委会会场、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蔡相庙)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王村口镇桥西村街道中心转角处

        遗址本体

        1935年7月,挺进师师部进驻王村口后,此处成为挺进师主要领导人办公地、挺进师政委会会议地、王村口苏维埃政府驻地。7月25日,挺进师政委会在此召开会议,决定主动出击,开展八一示威大行动,进行缴枪、扩红大竞赛,进一步推进革命形势发展和扩大红军的影响,以此纪念八一。8月下旬,为了统一领导乡、村红色政权开展打土豪、查田、分青苗的土地革命运动,挺进师政委会在此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王村口苏维埃政府,并讨论了苏维埃政府的人事安排等事项。8月26日,红军挺进师在王村口宏济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结束后,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员在群众簇拥下,进驻蔡相庙办公。

        01119

        红军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旧址(天后宫)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王村口镇桥东村

        遗址本体

        1935年7月29日,红军挺进师在王村口天后宫举行八一誓师大会,刘英作动员报告,粟裕部署军事行动。会后,挺进师袭击了衢州、龙游等地的19个大小城镇,缴获长短枪100多支、轻机枪2挺,扩充红军新战士400余人,极大地推动了革命根据地建设和革命形势发展。

        01120

        红军伤病员毛家公祠养伤处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遂昌县王村口镇坳头行政村毛家公祠

        遗址本体

        1935年8月,中国红军挺进师一部攻打驻扎在龙泉县上田村的国民党武装,遂昌县关川乡官塘游击队配合红军负责运送军需物资和伤员救护转移任务。战斗结束后,他们把在此次战斗中负伤的红军立即转移到关川的坳头毛家分祠、九突和龙泉的碧垄等地养伤。转移在坳头的红军伤员有5位。其中,两位红军因伤势过重而牺牲,另三位伤愈后回归部队。红军战士在该村养伤期间,得到了村苏维埃政府和游击队人员及群众的精心护理照顾。

        01121

        红军挺进师后塘村后方基地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王村口镇后塘行政村

        遗址本体

        1935年8月13日,挺进师没收委员会主任谢文清率没收委员会、供给部、卫生部所属指战员30余人,在该处建立军需物资供应站、枪械修理所、伤病员疗养院(后方医院),该处成为挺进师后方基地和供给部、没收委员会机关驻地。

        01122

        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红军挺进师群众大会、粟裕演讲会场旧址(宏济桥)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王村口镇桥东、桥西两村之间

        遗址本体

        1935年8月26日,红军挺进师第二纵队政委、中共王村口区委书记洪家云在宏济桥上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王村口苏维埃政府。当时,桥中间大梁上悬挂着“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的粉红布横幅,桥上站满群众,洪家云站在横幅下的一条长凳上,主持群众大会。1936年6月,粟裕率部智取王村口,恢复浙西南游击区,又在宏济桥上召开群众大会,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许信焜主持大会,粟裕向群众作宣传演说。

        01123

        粟裕陵园

        1984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王村口镇西部乌溪江西岸月光山麓

        遗址本体

        粟裕(1907—1984),(本身无错,改统一就可)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历任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任挺进师师长,和刘英一起率部入浙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2月,在北京逝世。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粟裕率部在包括遂昌在内的浙西南、浙南度过了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光,并与黄富武、洪家云等一大批共同出生入死的战友诀别于遂昌王村口。1984年5月15日,遵照粟裕的遗言,中央军委办公厅同志和粟裕的亲属把粟裕的部分骨灰敬撒于此,让他和牺牲在这片热土上的战友共长眠。

        01124

        张麒麟烈士纪念碑

        1988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王村口镇山井自然村

        纪念碑本体

        张麒麟(1912—1942),江西横峰人。1927年参加方志敏领导的农民暴动。1930年编入红十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日先遣队第五十五团第四连政治指导员、建(瓯)松(溪)政(和)独立营营长兼政委、中共龙(泉)浦(城)县委书记、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委员、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中共处属特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委员、中共闽浙边委书记。1942年5月6日,在遂昌县山井村牺牲。

        01125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2022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王村口镇桥西村

        遗址本体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位于遂昌县王村口镇,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该馆以展示浙西南革命精神、体现互动沉浸式体验、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等为一体,馆内以文字介绍、照片、实物、场景复原、雕塑、声光电控等形式展示挺进师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凸显挺进师的历史功绩。馆内设置“策应长征,临危受命”“挺进浙江,掀起革命高潮”“浴血奋战,再次掀起革命高潮”“坚决斗争,实现团结抗日”“挺进师烈士,永垂不朽”“丰功伟绩,光照千秋”“鱼水情深,百世景仰”等7个展室。

        01126

        红军挺进师驻扎处旧址(刘家大屋)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西畈乡湖岱口村

        遗址本体

        1935年9月,国民党军大举“围剿”浙西南根据地,红军挺进师一部进抵遂(昌)江(山)边开辟游击区,湖岱口就在此游击区范围内。红军在该村驻扎过两三个月,该村各户都有红军住宿。刘家大屋驻扎人数最多。

        01127

        遂昌县工农革命军战场遗址(花峦湾)

        192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应村乡花峦村

        应村乡花峦村花峦湾,距花峦村约1公里,原应村至遂昌老路,三岔路口范围内

        1928年7月20日夜,中共遂昌县委在塘岭头村傅正友公祠召开党员骨干会议,商议武装暴动事宜,被国民党乡警侦知,7月22日拂晓,遂昌县当局军警包围塘岭头村搜捕共产党,县委组织委员傅赠龄被捕,押往县城。县委领导获知此情后决定举行武装营救。县委召集工农革命军,过小路赶至花峦湾岭上,选好地形架起抬枪、松树炮,待押解傅赠龄的国民党军警行至岭下,农军抬枪、松树炮齐发,打得敌人狼狈逃窜,农军救回了傅赠龄,并缴获部分武器,获得胜利。

        01128

        遂昌宣平松阳三县红军武装暴动驻地遗址(天师殿)

        193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云峰镇东姑村上畈自然村牛头山

        天师殿整体建筑及周边空地

        1930年9月13日,遂昌、宣平、松阳3县红军在天堂村会师并举行武装暴动誓师大会。遂昌、宣平、汤溪、松阳4县国民党当局旋即联合向红军展开武装“进剿”。红军领导人作出分兵应敌的决定,宣平红军向宣平上坦方向转移,遂昌、松阳红军由许樟林率领于9月18日转移到牛头山天师殿。9月20日,许率部赴云峰马头村筹集军需供给,返回天师殿时,遭到了国民党军的伏击。红军经3个多小时的奋力突围,到达天师殿,并在天师殿坚守到天黑,然后疏散隐蔽。次日,红军营地天师殿被国民党军付之一炬。随后,国民党浙江保安第一团开赴牛头山区镇压红军和革命群众,三县红军武装暴动失败。

        01129

        门阵国共抗日和谈旧址(张氏民宅)

        1937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56号

        遗址本体

        1937年4月,粟裕、谢文清率红军挺进师一部开辟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该村成为根据地中心。1937年9月,粟裕证实国共合作之情况后,致函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发出《国共合作抗日建议书》,要遂昌县当局派代表与红军举行合作抗日谈判。10月14日,国民党遂昌县当局代表朱镇山抵达门阵,粟裕派谢文清、刘清扬与朱镇山在该址举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合作抗日协议。这标志着挺进师在浙江坚持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终于以赢得合作抗日新局面而胜利结束。

        01130

        红军挺进师军民联欢会旧址(白沙庙)

        1937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云峰街道门阵村

        遗址本体

        1937年10月,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后,粟裕在此召开军民联欢会,在大门内天井里临时搭建了戏台演木偶戏,以此告别根据地群众。抗战时期,中共组织又在此创办民众夜校。

        01131

        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平谈判纪念碑(亭)

        1991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云峰街道门阵村

        遗址本体

        该亭距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旧址约200米。1990年兴建,1991年12月5日落成。为纪念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而建。

        01132

        苏群桥(门阵)

        2009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

        遗址本体

        门阵是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建立的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是粟裕部与国民党遂昌县当局举行合作抗日和谈,结束三年游击战争之地,而粟裕在门阵期间的化名为“苏群”,2009年,老区人民将此桥命名为“苏群桥”,以表达老根据地人民对粟裕及红军壮士的缅怀之情。

        01133

        同心亭(门阵)

        2009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

        遗址本体

        该亭为桥中之亭,建于2005年。2009年,为纪念红军挺进师的历史功绩,老区人民将此亭命名为“同心亭”,寓意是“粟裕将军及红军挺进师将士与民同心同德、同甘共苦”。

        01134

        遂昌农军北营驻地遗址(祥川村关圣殿)

        193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遂昌县云峰街道详川村

        遗址本体

        1930年5月,遂昌农军(7月改称遂昌红军游击队)建立,总营设于云峰天堂村,下设东、南、西、北4个营,营以下设连、排、班,共300余人。祥川村关圣殿是遂昌农军北营驻地,也是农军的“兵工厂”。农军组织铁匠周绍夏等人在关圣殿的戏台前砌了两座打铁炉,日夜赶制和修理土枪。9月中旬,遂昌、松阳、宣平3县农军会师牛头山天堂村,举行武装暴动。当武装暴动被国民党武装镇压后,国民党当局扬言要“杀光祥川”,祥川村男女老少全部外逃避难,整个村庄长达8天断绝人烟。

        01135

        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平谈判纪念馆

        2021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

        遗址本体

        1935年夏,位于遂昌、宣平、汤溪三县结合部的门阵村,成为红军挺进师游击活动地之一,并建立了中共组织。1937年4月,红军挺进师在开展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粟裕、谢文清率部在遂(昌)宣(平)汤(溪)边区开辟游击根据地,该村成为根据地中心。1937年10月14日,粟裕指派谢文清、刘清扬与国民党遂昌县当局代表朱镇山在该村举行合作抗日和谈并获成功,打开了浙江团结抗日的新局面,实现了团结抗日的夙愿,胜利结束三年游击战争。门阵这个游击根据地中心对挺进师赢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意义,粟裕、谢文清等挺进师将士在后来的着作中曾多次提及。

        松阳县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

        时间

        类  别

        地  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136

        松阳三庙之文庙、城隍庙

        反帝救国会旧址

        191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大井路2号(松阳三庙之文庙、城隍庙)

        建筑本体

        1919年7月,松阳县毓秀高等小学的爱国教师联合进步青年,以学生会的名义在县城孔庙后明伦堂召开群众大会,许多机关、学校和社会各界代表纷纷登台发言,控诉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的滔天罪行和反动军阀的卖国行径。会议决定,成立松阳县“反帝救国会”,并部署查处和抵制日货运动。会后,组织者与民众分两组上街示威游行。一组到城南外溪滩检查“舶来品”,当场销毁部分日货,对未销毁的日货,逐箱逐件登记造册,查封盖戳,责令货主和船主不得装运外地销售。另一组到县城各商铺检查“舶来品”。“反帝救国会”遏制了当时日货在松阳的销售和转运,揭开了松阳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反帝委员会旧址

        1925年

        1925年5月,五卅运动在上海发生,消息传至松阳,原松阳“启新社”负责人宋仲敏联络10多位进步青年,在县城孔庙发起成立松阳“反帝委员会”,组织和发动松阳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组织各种宣传队,到街头巷尾,到各地乡村宣传演出,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同时组织筹募队,到各商店住户去募捐,并把600余元募捐款和演出款汇给上海“反帝委员会”,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松阳县政工队驻地旧址

        1938年

        1938年2月,浙江省颁布《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同时,通令各县建立战时政治工作队。松阳县政工队于1938年3月16日成立。政工队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国共合作的抗日方针政策,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战争,推行公平合理的兵役制度,在国民党政府公布的法令范围内发动民众。1939年8月,中共松阳县政工队支部成立,孙大增任支部书记。县政工队党支部同中共松阳城区支部及中共处属特委建立了联系。1940年8月政工队被解散,中共政工队支部的活动也随之终止。

        松阳县抗敌自卫委员会成立地旧址

        1938年

        松阳县抗敌自卫委员会于1938年2月21日成立,国民党松阳县县长蒋剑农为主任,国民党松阳县党部书记长戴逸云为副主任,委员为松阳各界社会人士和名流,如商会、农会、中小学校负责人。下设宣传、教育、军事、经济等小组。松阳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实行战时总动员,掀起全县抗日高潮。1938年3月下旬,松阳县抗敌自卫委员会曾邀请赴皖南途经松阳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团队长粟裕作抗日形势报告。

        松阳民报社旧址

        1938年

        1938年5月16日,松阳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创办了《松阳民报》,旨在宣传抗日。《松阳民报》为4开,石印,4日刊,后因经费告竭,停刊1个月。8月,由国民党松阳县党部接管,改油印,日刊,每期150份。不久,改用新闻8开纸铅印,并增设副刊《松风》,登载文艺作品。1939年6月,由松阳县政工室主任、中共地下党员全扬清接办,改7日刊,加大了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刊停止发行。

        抗日三日刊社旧址

        1938年

        《抗日三日刊》创刊于1938年10月1日,主编方影村、陶湄波。其前身为“街头壁报”,是抗日自卫委员会干事方影村和陶湄波用抗卫会名义,在文庙前的一座墙上张贴的自写、自抄、自编的壁报。为扩大宣传面,后改为油印小报,即《抗日三日刊》,报头用红油墨套印,篇幅不一。不久,为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改为石印,最后又改为铅印。该报由于言辞激烈,文章切中时弊,一些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都曾为其撰稿,故为顽固势力所不容。1940年,主编方影村、陶湄波先后离开松阳,该报停刊。

        松阳起义旧址

        1949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1948年7月,祝更生任国民党松阳县县长伊始,即秘密指派自卫队长戚荣海回诸暨与浙东纵队一支队领导周芝山联络,与中共浙东临工委接上关系。年底,浙东党组织派吴鑫虎任国民党松阳县政府秘书,联络松阳县与四明山及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按照党组织的指示,1949年初,祝更生等积极着手松阳起义前各项准备工作。3月11日,正式与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政委卜明、支队长应飞商定了起义的各项事宜。3月12日夜,祝更生率起义队伍到松阳城郊迎接卜明、应飞等进入松阳县城。3月13日上午,在松阳县孔庙明伦堂前召开群众大会,庄严宣告松阳解放,并成立松阳县民主政府。

        松阳县民主政府和浙东第五行政区成立地旧址

        194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1949年3月13日,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负责人卜明、应飞在原国民党松阳县政府大堂庄严宣告:遵照中共浙东临工委指示,成立浙东第五行政区和松阳县民主政府。卜明任浙东第五行政区专员,祝更生任副专员并兼任松阳县民主政府县长,王桂五任副县长,黄立本为秘书。

        中共松阳县委和松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地旧址

        1949年

        1949年5月13日,中共松宣遂工委派吴奉、陈史英率领武工队员到松阳县城与解放军会合,并参加政权接管工作。5月15日,松阳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成立,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师九十六团政治处主任安连塾为主任。7月27日,中共松阳县委诞生,书记(政委)杨景云;同时,县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政府。

        01137

        集思社旧址

        1926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南直街52号(非遗馆)

        建筑本体

        集思社起初是民国松阳县政府4个阅报社之一,1926年创办于松阳县城万寿宫。社员多数是思想进步、倾向革命的青年,人数稳定在40至60人,其骨干以省立第十一中学、第十一师范学校的历届毕业生为主。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等地中共组织遭破坏,宋世淦等松阳籍中共党员返回家乡,联络进步人士潘关洲等及国民党左派人士潘关峰等,秘密开展斗争,并利用党的外围组织松阳集思社教育进步青年,增挂“民众夜校”牌子,开设识字班和理论研讨班,购买和订阅进步刊物,组织社员边讨论边调查,使其认清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和社会变革趋势,积极投身革命。1932年,集思社停办。

        01138

        解放大军与游击队会师处旧址

        1949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古城社区杉溪桥

        建筑本体外20米

        1949年5月10日,地下党员汤宗麟回松阳县三都游击区报告,解放军已进松阳县城。5月11日,解放军第三十二师九十六团政治处主任安连塾派代表出城到松阳县城东郊古湖坑桥头(杉溪桥)迎接游击队,实现了解放军与当地游击队的胜利会师。

        01139

        启新社遗址

        1922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钟楼路8号、12号(叶雪庵祠)

        建筑本体

        启新社由浙江医专毕业生宋仲敏发起组织,于1922年成立,是五四运动后在松阳出现的第一个以追求新知识为宗旨的青年社团组织,其社员有阙增明、丁宗相等进步青年。该组织成立后,购买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订阅《新青年》等进步理论刊物。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社员学习讨论,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秘密开展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要求社员与倾向进步的社会青年广交朋友,交流学习心得,传播先进思想,吸纳进步青年加入组织;积极投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系列活动。1925年夏,松阳启新社停止活动。

        01140

        松阳县革命烈士陵园

        1971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西屏山公园西麓

        陵园本体

        松阳县革命烈士陵园原为松阳县革命烈士墓,始建于1971年11月,位于西屏山巅,另有部分烈士遗骸分散安置在烈士故乡。1982年恢复松阳县制后,因开辟西屏山公园,在西屏山西麓选择现址,扩建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于1989年3月13日竣工揭碑。

        01141

        中共松阳支部石笋脚会议旧址

        1946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延庆行政村石笋脚自然村秀峰寺

        建筑本体

        1946年10月,王家兴暴露身份,离开松阳到杭州隐蔽,松阳党支部书记空缺。次年1月,林艺圃指派樊康平到松阳帮助指导工作。不久,樊康平秘密召集支部党员在石笋脚秀峰观开会,推选毛石生接任支部书记,会上还讨论通过了两名新党员的入党手续。石笋脚会议是该支部面临困难时期,由中共处属特委派员专门召开的一次危机处理会议。

        01142

        孟卿故居

        1938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柿树弄20号

        建筑本体

        孟卿(1900—1940),又名瑞香,别名佐庭,松阳古市人。1919年考取杭州体育专科学校。1924年8月赴广州,次年入黄埔军校三期步科。经中共党员周逸群、张其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受中共杭州地委指派,回故乡松阳秘密组织暴动,是赤溪农民武装暴动的主要领导人。1938年2月,受周恩来指派再次回故乡松阳组建并担任抗日特种工作团一团六分团团长,驻松阳县古市镇,领导松阳战时抗日动员、培训、筹备组建抗日游击队等工作。

        01143

        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松阳办学旧址

        1938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卯山俭公祠、叶川头叶氏宗祠、太保庙、城隍庙、三清殿等处

        俭公祠、叶川头叶氏宗祠建筑本体;其它点位遗址不存,不划定保护范围

        1937年12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杭嘉湖地区沦陷。位于萧山的湘湖师范学校被迫南迁松阳古市镇,本部设在广因寺,分部及附设短训班、附属小学、推广部、民族馆等分布城隍庙、俭公祠、叶川头叶氏宗祠、太保庙、三清殿等处。湘湖师范学校南迁松阳时学生仅125人,师生员工共200多人,后发展到师生员工800多人。1940年5月在湘湖师范学校建立中共支部。抗日战争胜利后,湘湖师范学校于1946年1月迁回萧山。

        01144

        黄庄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黄庄行政村黄下自然村王邦庚故居

        建筑本体

        1935年7月,中共黄庄乡总支在成立,驻本村王邦庚宅,王明亮任书记,同时黄庄乡苏维埃政府建立,王明亮兼任主席。下辖上黄庄、下黄庄、周岭根、岱头等8个村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王明亮等地方干部为红军当向导、联络送信。黄庄乡还成立了一支工农游击大队,王臣任大队长,潘旦芳任副大队长,他们在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为红军筹措军粮军费,配合红军挺进师第五纵队攻打松阳县城,参加麻士尖战斗等。

        01145

        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策应松阳起义集结地旧址

        1949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紫草行政村淡竹自然村淡竹殿(龙胜殿)

        建筑本体

        1949年3月10日深夜,松阳地下党负责人王桂五会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简称浙东六支队)政委卜明、支队长应飞,在向导周延清的带领下,率部队到达淡竹村淡竹殿集结待命,准备与国民党松阳县县长祝更生会商起义事宜。3月11日夜,周延清、浙东六支队秘书黄文理接祝更生上山,祝更生向卜明、应飞汇报了武装起义的行动计划和准备情况。卜明、应飞认为起义计划基本可行,特别强调了对特务机关和县内交通、邮电等要害部门的控制,对正在松阳的国民党征兵部队的控制等意见,确定起义时间为3月13日凌晨。浙东六支队于3月12日午夜后准时抵达松阳城东郊准备接应起义。

        01146

        赤溪暴动指挥部遗址

        1930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界首行政村狮子口自然村狮子岩岩洞

        岩洞所在山体

        1930年上半年,中共党员孟卿受中共杭州地方组织指派,从宁波返回松阳秘密组织暴动。他联络家乡好友陈会根、詹树岩等商定赤溪暴动计划:以赤岸、狮子口、大石、界首一带为中心,袭击松阳县警察局,缴获武器,赶走国民党松阳县政府,成立临时红色政权。暴动指挥部设在狮子口村狮子岩岩洞。在暴动即将举行之际,因叛徒告密而遭“追剿”,暴动夭折。

        01147

        南山交通站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南山行政村南山自然村白云禅寺、南山村74号(王文龙故居)

        建筑本体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安岱后、枫坪、白岩远离县城,信息闭塞,红军挺进师为及时掌握国民党军警的动向,加上购置军需物资的需要,经考察,物色了家住松阳县城边南山村、时任云峰乡(今属水南街道)乡长的王文龙等6人,建立了一个“白皮红心”南山交通站,王文龙为负责人。白云庵为交通站接头、开会及秘密聚会的主要地点。王文龙以公开合法的乡长执行“公务”的名义,收集情报,采购红军急需物资,交通员何关土、蔡松林等人以进山“做小生意,买山货”为名,将情报物资等送到安岱后、枫坪等地。1935年10月9日,王文龙身份暴露,被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逮捕,11月15日,在西屏镇朱山头刑场就义。

        01148

        中共松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地旧址

        193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大竹溪行政村竹溪自然村中心街西路45号

        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

        竹溪曾是中共领导松阳抗日救亡运动的活动点之一。1938年5月,中共浙西南特委改为中共处属特委,先后派出党员干部到松阳工作。并陆续成立中共松阳城区支部、中共湘湖师范支部、中共县政工队支部、中共古市经建区支部、中共黄圩支部,随着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为加强松阳县抗日救亡工作的领导,1940年4月下旬,中共处属特委派陆铭山到松阳,在当时的省农改所大竹溪种子繁殖场宿舍召开党的重要会议,成立中共松阳县工作委员会,此后,又发展成立中共湖溪支部、中共黄坑口支部等。中共松阳县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开展有理有节有利斗争。发动松阳、古市2000多名群众签名,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翻印小册子,传阅进步书刊,培训新党员,启发教育青年,推动各阶层一致抗日;编辑发行《抗日三日刊》;组织剧团,教唱歌曲,大演文明戏等,主导松阳抗日救亡运动。

        01149

        大树后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大树行政村大树后自然村进福社

        大树后村社庙本体

        大树后红军标语是1935年6月中旬红军挺进师一、三纵队转战古市等地回途中经过该村时书写的。内容为:“白军士兵要看母妻只有拖枪过来当红军!欢迎白军士兵拖枪过来当红军!——红军宣”“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反对国民党拉丁抽夫”“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01150

        山岗岭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大树行政村潘山头自然村洪氏宗祠

        宗祠本体

        1935年7月,中共山岗岭乡总支成立,吴宗如任书记,同时山岗岭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下辖潘山头、大树后、白沙岗、程岭根、道惠口、周安、洋坑、梨步坑等10余个村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玉岩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山岗岭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各个村组建了10余支农民游击队,发动青壮年农民参加红军游击队,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分青苗斗争,担当交通联络向导,书写红军标语,帮助红军部队路过或驻扎时的后勤食宿安排、伤病员料理及为红军筹集钱粮等,做了大量革命工作。

        01151

        玉岩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1935年5月,地方工作团朱干、刘源兴及陈凤生、卢子敬在玉岩及周边村发展建立各革命组织,叶义等一批骨干迅速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中共玉岩乡总支成立,叶义任书记。7月,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叶义兼任主席。下辖支木、溪口、排居口等10余村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玉岩区委、区苏维埃政府领导。

        叶义故居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叶义(1902—1935),原名叶翊义,松阳玉岩人。1930年参加当地农民武装暴动,成为领导人之一。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到玉岩开辟根据地,叶义被吸收为浙西南地方工作团成员。193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初,任玉岩区游击队总负责人,8月接任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军干部常住他家。红军挺进师实施“八一”示威行动,粟裕、刘英率各纵队在玉岩大会师,亲临他家看望慰问他的家人。

        1935年10月,国民党军“进剿”松阳玉岩时叶义被捕,后设法逃脱。10月26日,受伤隐匿在山甫源山寮疗伤的叶义又被国民党“义勇队”俘获,押至大岭脚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某营部,10月30日转押松阳监狱。11月2日,在松阳县城草场圩刑场被杀害。

        01152

        叶义烈士墓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玉岩行政村玉岩自然村寺口湾

        墓地本体

        叶义(1902—1935),原名叶翊义,松阳玉岩人。1930年参加当地农民武装暴动,成为领导人之一。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到玉岩开辟根据地,叶义被吸收为浙西南地方工作团成员。193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任玉岩区游击队总负责人,8月接任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军干部常住他家。红军挺进师实施“八一”示威行动,粟裕、刘英率各纵队在玉岩大会师,亲临他家看望慰问他的家人。

        1935年10月,国民党军“进剿”松阳玉岩时叶义被捕,后设法逃脱。10月26日,受伤隐匿在山甫源山寮疗伤的叶义又被国民党“义勇队”俘获,押至大岭脚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某营部,10月30日,转押松阳监狱。11月2日,在松阳县城草场圩刑场被杀害。

        01153

        玉岩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玉岩行政村玉岩自然村杨氏宗祠

        宗祠本体

        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地方工作团在松阳县玉岩及周边村发展建立革命组织,叶义等一批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6月,挺进师地方工作团在杨氏宗祠驻扎,在宗祠墙上写有标语:“白军士兵弟兄们不替卖国贼国民党留一点汗流一滴血——红军宣”“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

        01154

        中共玉岩区委、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丁坑行政村丁坑自然村8号

        建筑本体

        1935年7月22日,中共玉岩区委(直属中共浙西南特委)和玉岩区苏维埃政府在外南坑村宣布成立,不久,机关移驻丁坑村杨大年宅。中共玉岩区委下辖小吉乡、高亭乡、斗潭乡、枫坪乡、山岗岭乡、安岱后乡、玉岩乡、坑岭乡8个乡党总支和安岱后等9个村党支部,区委书记为刘亨云(后期为陈凤生)。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下辖小吉、高亭、斗潭、枫坪、安岱后5个乡苏维埃政府和安岱后等32个村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陈凤生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8月后由叶义接任)。1935年9月中旬,国民党军开始“清剿”,各组织遭破坏,负责人相继被捕牺牲和避往外地。

        01155

        欢迎红军大会旧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斗潭行政村斗潭自然村永福寺

        建筑本体

        1935年5月11日,粟裕、刘英率红军挺进师一、三纵队到松阳县斗潭村。松阳县“青帮”首领陈凤生、卢子敬在该村永福寺召开群众大会,欢迎红军挺进师的到来,刘英、粟裕在会上讲话,欢迎“青帮”首领和广大成员参加革命。会后,挺进师发布《告青帮弟兄书》。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斗潭纪念馆

        2010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松阳开辟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75周年,再现当年根据地如火如荼的斗争事迹以及松遂龙三县“青帮”组织点燃的农运烽火。2009年下半年,松阳县史志部门着手斗潭纪念馆布展陈列工作。2010年5月11日,即“挺进师在斗潭实现军民联合誓师大会纪念日”举行了开馆仪式。

        01156

        卢子敬故居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斗潭行政村斗潭自然村10号

        建筑本体

        卢子敬(1884—1935),原名卢忠麒,又名卢康全,字直,松阳斗潭人。1911年赴日本学习,1913年返乡创办玉岩山区启秀学校并自任校长。1929年冬,与陈凤生、陈丹山一起组织“青帮”,为松(阳)遂(昌)龙(泉)三县边境“青帮”主要首领之一。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他于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松遂龙游击队副总指挥、中共玉岩区委副书记、区农会主任、红军硝磺厂厂长等职。卢子敬家成为开会商议的重要场所之一、红军和地方干部往来住宿之地。9月,国民党军大举“清剿”浙西南革命根据地。10月19日,隐蔽在松阳县丁坑关山源的卢子敬被捕,敌人将卢子敬及妻儿一家三口押至玉岩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师部。10月22日下午,卢子敬在玉岩村油章桥头稻田被枪杀。

        01157

        卢子敬烈士墓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斗潭行政村斗潭自然村樟树寮

        墓地本体

        卢子敬(1884—1935),原名卢忠麒,又名卢康全,字直,松阳斗潭人。1911年赴日本学习。1913年返乡创办玉岩山区启秀学校,自任校长。1929年冬,与陈凤生、陈丹山一起组织“青帮”,为松(阳)遂(昌)龙(泉)三县边境“青帮”主要首领之一。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他于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松遂龙游击队副总指挥、中共玉岩区委副书记、区农会主任、红军硝磺厂厂长等职。卢子敬家成为开会商议的重要场所之一、红军和地方干部往来住宿之地。9月,国民党军大举“清剿”浙西南革命根据地。10月19日,隐蔽在松阳县丁坑关山源的卢子敬被捕,敌人将卢子敬及妻儿一家三口押至玉岩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师部。10月22日下午,卢子敬在玉岩村油章桥头稻田被枪杀。

        01158

        玉岩区农会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斗潭行政村斗潭自然村巾竹社

        建筑本体

        1935年6月,中共斗潭乡总支成立,杨天法任书记。7月,斗潭乡苏维埃政府成立,杨天法兼任主席。乡党总支和乡苏维埃政府都设在斗潭村的巾竹社。下辖山乍口、根下、钱余等12个村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玉岩区委、玉岩区苏维埃政府。斗潭乡党政组织建立后,在卢子敬的直接指导下,主要担负筹措军粮、加工被服和鞋袜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9月,国民党军“清剿”时,党政组织遭破坏,工作停止。

        斗潭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01159

        高寮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高亭行政村岩坑自然村关帝庙

        关帝庙本体

        红军标语内容为:“工农群众一致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浙西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关帝庙内四周墙上原有多幅标语,字迹已模糊不清,为红军队伍路过时所书写。

        01160

        高亭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高亭行政村高亭自然村85号

        建筑本体

        1935年7月,中共高亭乡总支成立,周光邦任书记,同时高亭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周叶法任主席,周光邦兼任副主席。下辖南胜、高寮等10余个村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玉岩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周光邦、周叶法组织所辖各村农民游击队开展打土豪斗争,配合挺进师游击活动,并为红军筹措军粮等。7月起,领导分田地、分青苗工作。9月,国民党军“清剿”时,带领游击队配合红军挺进师第五纵队保卫根据地战斗。之后,党、政组织和游击队均遭破坏,周光邦等人遭杀害。

        01161

        高亭战斗纪念碑(亭)

        2008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高亭行政村高亭自然村钟山脚

        建筑本体

        1949年4月1日,由松阳县民主政府副县长王桂五、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二大队大队长顾乃西、教导员耿易率领的二大队和县政府工作人员进驻高亭村,不料国民党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星夜冒雨追踪而至,并将高亭村四面包围成夹击之势。游击队仓促应战,但部队被压缩在几幢民房内无法展开战斗,激战中游击队伤亡惨重,仅教导员耿易带领7名战士突出重围,王桂五等人被捕牺牲。

        01162

        高亭战斗纪念馆

        2019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高亭行政村高亭自然村

        建筑本体

        1949年4月1日,由松阳县民主政府副县长王桂五、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二大队大队长顾乃西、教导员耿易率领的二大队和县政府工作人员进驻高亭村,不料国民党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星夜冒雨追踪而至,并将高亭村四面包围成夹击之势。游击队仓促应战,但部队被压缩在几幢民房内无法展开战斗,激战中游击队伤亡惨重,仅教导员耿易带领7名战士突出重围,王桂五等人被捕牺牲。

        01163

        高亭战斗烈士纪念碑

        201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高亭行政村高亭自然村

        陵园本体

        1949年4月1日,由松阳县民主政府副县长王桂五、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二大队大队长顾乃西、教导员耿易率领的二大队和县政府工作人员进驻高亭村,不料国民党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星夜冒雨追踪而至,并将高亭村四面包围成夹击之势。游击队仓促应战,但部队被压缩在几幢民房内无法展开战斗,激战中游击队伤亡惨重,仅教导员耿易带领7名战士突出重围,王桂五等人被捕牺牲。2015年重新收殓烈士遗骸,修复并新建陵园、纪念碑。

        01164

        梨树下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黄埠坞行政村梨树下自然村新兴社

        社亭本体

        松阳县枫坪乡梨树下村社亭及民房墙上共有红军标语5幅、数十条,其中前两幅是红军挺进师《告青帮弟兄书》,内容为:“青帮弟兄们:你们是民众的先进者、觉悟者,是反对国民党,反对苛捐杂税,反对豪绅地主的领导者,尤其是民国十九年的时候,你们曾经团结与领导广大的工农群众和国民党军阀进行流血的肉搏斗争,这是多么光荣啊!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地镇压与迫害你们……(以下字迹模糊不清)。”

        还有两幅标语尚可辨认,一幅内容为:“反对抽丁拉夫的国民党军阀!—红军挺□□(有2个字无法识别)”“打倒国民党出卖中国!——中国人民红军。”另一幅内容为:“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红军是抗日反帝进步的队伍,红军是为工农谋利益的!—红军政宣。”以上标语由挺进师一、三纵队和师政治连、地方工作团分别书写。

        01165

        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军事会议旧址

        194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黄埠坞行政村梨树下自然村张氏宗祠

        建筑本体

        松阳起义后不久,汤恩伯、周岩即调国民党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和浙江省保安团突击营到松阳“清剿”。鉴于形势紧迫,1949年3月29日,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在枫坪乡梨树下村集结,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两路:林艺圃、祝更生、钟琛率一大队和突击队转战丽(水)青(田)松(阳)边境,扩大游击活动区域;王桂五、耿易、郑金法率二大队、教导队、民主政府人员坚持在松(阳)龙(泉)边境继续开展游击活动。当日,敌三十三团开赴松阳。一大队于4月3日取胜石仓,顺利转战青田。二大队于4月2日被困高亭,激战中大多数战士阵亡或被俘后牺牲。其他各区委、区武工队和石仓分区委坚持反“清剿”斗争达数月。

        01166

        中共玉岩区委、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地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南胜行政村外南坑自然村宜兴社

        建筑本体

        1935年6月上旬红军挺进师政委会小吉会议后,7月22日,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黄富武在松阳县高亭乡(今属枫坪乡)外南坑村宜兴社主持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宣布成立中共玉岩区委和玉岩区苏维埃政府,其领导的各个村陆续建立了17个村党组织和37个村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

        01167

        玉岩暴动誓师地旧址

        193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山乍口行政村山乍口自然村李氏宗祠

        建筑本体

        1930年7月16日,思想进步的农军首领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率以“青帮”骨干为主组建的白岩农军300余人,聚集山乍口村李氏宗祠誓师暴动,以呼应永嘉红十三军的斗争。是夜,暴动队伍奔袭国民党玉岩区公所和公安分局,缴获步枪7支、子弹5000余发、军衣毛毯若干。7月30日下午3时,农军100余人兵分三路,惩除恶霸地主后,开仓分粮2200多公斤,接济贫民,并再次攻占玉岩。后遭国民党军警和当地民团“清剿”,暴动失败,陈凤生等98名农军被国民党松阳县政府通缉。

        01168

        红军挺进师政委会小吉会议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小吉行政村小吉自然村44号翁光道老屋、翁氏宗祠

        建筑本体

        1935年6月上旬,红军挺进师各部会合于松阳县小吉村,召开师政治委员会小吉会议。政委会书记刘英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政委会全体成员,各纵队政委、纵队长,师直各部门首长,松(阳)遂(昌)龙(泉)地方武装组织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列席会议。会场设在小吉村翁光道老屋和翁氏宗祠两处,会期3天。会议主要内容:一是总结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开辟根据地的情况,二是有关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浙西南地方工作团、挺进师第十五支队、松遂游击大队的组建与干部任命,三是部署下阶段任务。

        红军挺进师政委会小吉会议旧址一为翁光道老屋,二为翁氏宗祠。翁光道老屋还是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成立地旧址。中共浙西南特委是第一个统一领导浙西南党的工作的地方党组织,由宗孟平任书记,欧阳道、杨干凡、方志富等任委员。浙西南军分区由粟裕(后为王永瑞)任司令员,刘英(后为黄富武)任政委。松遂游击大队成立地在翁氏宗祠对面的小吉村道堂,该大队于7月扩编为总队,受浙西南军分区领导,总指挥陈凤生,副总指挥卢子敬,下辖三县游击区100多支农民游击队,游击队员达千余人。翁氏宗祠还是挺进师第十五支队、浙西南地方工作团成立地旧址。挺进师第十五支队被粟裕将军称为“浙西南人民第一支子弟兵”,后扩编为红军挺进师第五纵队;这里还成立了上百人的浙西南地方工作团。

        中共浙西南特委成立地旧址

        浙西南地方工作团成立地旧址

        红军挺进师第十五支队成立地旧址

        松遂游击大队成立地旧址

        浙西南军分区成立地旧址

        01169

        小吉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小吉行政村小吉自然村兴义社

        社亭本体

        小吉红军标语为红军挺进师政委会小吉会议期间由红军宣传员在村头新义社墙上书写,共4幅,字迹尚可辨认。左东首第一幅内容为:“工农群众来组织游击队,消灭地主武装势力!”第二幅内容为:“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工农要不受军阀压迫,只有拥护苏维埃政府!”西首第一幅内容为:“白军来了,赶快登山,不要受白军的压迫。”第二幅内容为:“工农群众,你们要把母妻保护好,他们受着国民党军阀的□□(有2个字无法识别),你们不愿意只有同……(后面不确定字数无法识别)”

        01170

        小吉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小吉行政村小吉自然村村头

        建筑本体

        1935年6月,中共小吉乡总支成立,翁光道任书记。7月,小吉乡苏维埃政府成立,翁光道兼任主席。下辖龙泉县锦安、下乾等5个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玉岩区委、玉岩区苏维埃政府。6月上旬,挺进师集结小吉村召开师政委会会议。其间,小吉乡党组织及农民游击队全力配合做好部队的食宿安排和站岗放哨等后勤保卫工作。7月起,小吉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着手丈量土地、分田地、分青苗,并制作土地证,正要发放时,因国民党军来“清剿”而停止。该乡党政组织及农民游击队均遭破坏,翁光道被捕后押解龙泉,10月就义。

        01171

        松阳县桐川农民武装暴动集结地旧址

        193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东坑村枫岭根自然村毛(王)氏宗祠

        建筑本体

        1930年冬,受共产党影响,松阳县桐川乡(今属板桥畲族乡)铁匠王兰会和木匠章克钱秘密串联,召集500多名山民,在东坑村枫岭根祠堂进行政治教育,并组织爬山、越野、投掷、刺杀、击棍等训练,接着按军队建制,编成营、连、排、班,组建农军。同时,又雇用工匠在祠堂打制匕首、大刀、长矛、松树炮、火铳、小火药枪等武器,并熬制火药。不久,桐川农军在营地竖起军旗,发动桐川农民武装暴动:“打倒压迫、剥削穷人的国民党。”在向丽水县(今莲都区)碧湖镇进攻时,遭遇国民党省保安队驻丽水保安团的严密阻击。农军遂撤回桐川,就地组织农民进行抗租、抗息、抗粮、抗丁、抗捐的“五抗”运动。1931年春,国民党松阳县政府请调省保安队驻松阳县保安队前往桐川“围剿”农军。农军首领王兰会、章克钱被杀害,农军战士或被捕,或到外地隐蔽。

        松阳县桐川农会抗敌自卫组织旧址

        1936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1936年,松阳县桐川乡(现板桥畲族乡)成立农会,会址在桐榔村,有会员152人。农会章程规定:“动员广大民众,团结一致,打败日本的侵略。”为此,农会挑选身强力壮的15名青年组成自卫队,开展为期半月的军训。队员人手一本小册子,由军事教员授课,每天坚持操练,并请了拳师教练拳术。在农会的组织下,桐川乡一带民众积极响应,自觉投身到准备抗击日军侵略、保卫家乡的行动中,组建桐川农会抗敌自卫组织。1942年8月,日军侵犯松阳近1个月,但侵略者的铁蹄最终未能入桐川半步。

        01172

        中共靖居区委、武工队成立地旧址

        1949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桐榔行政村张山自然村21号

        建筑本体

        1949年3月松阳起义后,中共松宣遂工委和游击支队在靖居区张山村召开干部会议,决定重组各区委和区武工队,成立靖居区委、武工队,陈东昌为靖居区特派员兼武工队长,周延清(叶椿)为副队长,魏建铨为指导员。武工队下辖三个班,战士40余人。武工队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主要任务是打击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接应祝更生起义和后勤工作,帮助被服厂疏散物资。在克复松阳县城战斗中,负责烧桥梁、毁公路、砍电杆,中断敌人的交通通讯设施。发动群众进行抗丁、抗粮、抗税的“三抗”斗争。

        01173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之红军主会场(陈氏宗祠)

        红军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主会场旧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陈氏宗祠

        建筑本体及四周空地

        1935年6月下旬,红军挺进师根据小吉会议的决定,在浙西南广阔区域内开展大规模的“缴枪”“扩军”竞赛活动,以迎接“八一”纪念日的到来,粟裕、黄富武、王永瑞和挺进师第三纵队、第十五支队、松遂龙游击总队、师直属队数百人在安岱后陈氏宗祠召开“八一”示威誓师大会,以戳穿国民党散布的“红军被消灭了”的谎言。

        浙西南分田委员会旧址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1935年7月22日,黄富武在安岱后村宣布成立浙西南分田委员会,陈凤生兼任分田委员会主任,驻地安岱后村。在挺进师政委会直接领导下,陈凤生等人精心组织实施,浙西南广大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地、分青苗斗争。

        安岱后乡党支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6月,红军挺进师在松阳县安岱后发动群众,建立革命组织,发展了陈宗儒等一批骨干入党。6月底,中共安岱后乡支部成立,陈宗儒任书记;同时,安岱后乡苏维埃政府成立,陈宗儒兼任主席;下辖安岱后及龙泉县流地、大苏坑等6个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组织,受嗣后成立的中共玉岩区委、玉岩区苏维埃政府领导。组织建立后,陈宗儒等10多名干部担任交通联络、送信及向导工作,站岗放哨查路条,救治护理伤病员,做好各种会议后勤服务、食宿安排以及在土地革命运动中开展分田地、分青苗、制发土地证等工作。

        安岱后村党支部、村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6月中旬,中共安岱后村支部成立,陈宗儒回村兼任书记;同时,安岱后村苏维埃政府成立,陈宗儒兼任主席;隶属安岱后乡党支部、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建立后,陈宗儒等为红军筹钱筹粮和购置生活急需品,从事交通联络、站岗放哨等工作,还开展分田地、分青苗、制发土地证等工作。

        安岱后红军标语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1935年红军挺进师驻扎安岱后村时书写了不少标语。国民党军“清剿”时,对标语进行清除。同时,因土墙剥落严重,目前标语不完整,缺字较多,但依然可读。内容大致为“反对国民党抽丁拉夫,中华苏维埃万岁!”另在安岱后原红军挺进师政治部驻地板壁上有4张油印传单,落款为“中国工农红军闽浙政宣”。

        01174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之红军桥(善继桥)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善继桥

        建筑本体

        安岱后红军桥原名善继桥,是一座老式廊桥,为安岱后对外往来必经之地。1935年6月,红军挺进师师部、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等领导机关驻扎安岱后村以后,该桥日夜都有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把守,他们设卡查路条,站岗放哨。西桥头墙上的枪眼为当年红军所挖,村民们一直保护至今。1986年,萧克将军为此桥题写“红军桥”。

        01175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之红军食堂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陈氏宗祠东首附房

        建筑本体

        1935年,红军挺进师部队驻松阳安岱后或在此作休整期间,曾设立部队食堂,这里也是召开各种会议时军队和地方干部、代表们的就餐场所。楼上与陈氏宗祠相通,靠近后山的墙特地凿掉了一堵,作为部队紧急疏散通道。

        01176

        陈丹山故居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英烈广场边上

        建筑本体

        陈丹山(1873—1935),族名陈维烈,松阳安岱后人。早年做过乡村私塾教师和民间医生。1929年至1930年间在当地组织农民武装。1935年5月,粟裕、刘英率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陈丹山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红军挺进师进驻安岱后,陈丹山老屋成为红军领导人商谈工作、与人谈话的地点之一,也是接待到安岱后开会的各地干部的临时住所。陈丹山任浙西南军分区征募主任、玉岩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9月,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反“清剿”斗争中,陈丹山领着游击队员、革命群众在根据地中心安岱后疏散物资、清理枪械、坚壁清野。国民党军占领安岱后后,他和留下的挺进师二、五纵队战士、松遂龙游击队员们一起,浴血保卫根据地。1935年10月21日,陈丹山被捕,他从容淡定,视死如归。在敌人各种软硬兼施和酷刑面前,他坚贞不屈,表现出革命者的铮铮铁骨,1935年11月14日,被枪杀在松阳县城草场圩荒郊。

        01177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之陈丹山烈士墓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

        建筑本体

        陈丹山(1873—1935),族名陈维烈,松阳安岱后人。早年做过乡村私塾教师和民间医生。1929年至1930年间在当地组织农民武装。1935年5月,粟裕、刘英率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陈丹山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红军挺进师进驻安岱后,陈丹山老屋成为红军领导人商谈工作、与人谈话的地点之一,也是接待到安岱后开会的各地干部的临时住所。陈丹山任浙西南军分区征募主任、玉岩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9月,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反“清剿”斗争中,陈丹山领着游击队员、革命群众在根据地中心安岱后疏散物资、清理枪械、坚壁清野。国民党军占领安岱后后,他和留下的挺进师二、五纵队战士、松遂龙游击队员们一起,浴血保卫根据地。1935年10月21日,陈丹山被捕,他从容淡定,视死如归。在敌人各种软硬兼施和酷刑面前,他坚贞不屈,表现出革命者的铮铮铁骨,1935年11月14日,被枪杀在松阳县城草场圩荒郊。

        陈丹山牺牲后,草场圩附近群众将其遗体就近掩埋,后家人及乡亲们收殓其遗骸,移葬于龙泉青田坑大湖山,墓地位于村西北4千米,距村庄较远。2000年、2013年政府拨款做了修葺。

        01178

        陈凤生故居遗址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13号

        建筑本体

        陈凤生(1902—1935),族名陈德球,松阳安岱后人。早年经营木材、药材生意。1929年至1930年在当地组建农民武装。1935年5月,粟裕、刘英率红军挺进师进抵安岱后,陈凤生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凤生的老屋成为商谈工作和接待到安岱后开会的各地干部的临时住所之一。1935年7月,陈凤生任松遂龙游击总队总指挥、中共玉岩区委书记和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10月31日,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十一师轮番“进剿”松阳县安岱后,搜捕陈凤生。敌人扬言,村民不交出陈凤生,就诛戮九族,将安岱后夷为平地。陈凤生为了不使乡亲们和村庄遭殃,从村后突头湾处挺身而出,1935年11月22日在龙泉县城就义。

        01179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之陈凤生烈士墓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

        建筑本体

        陈凤生(1902—1935),族名陈德球,松阳安岱后人。早年经营木材、药材生意。1929年至1930年在当地组建农民武装。1935年5月,粟裕、刘英率红军挺进师进抵安岱后,陈凤生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凤生的老屋成为商谈工作和接待到安岱后开会的各地干部的临时住所之一。7月,陈凤生任松遂龙游击总队总指挥、中共玉岩区委书记和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0月31日,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十一师轮番“进剿”松阳县安岱后,搜捕陈凤生。敌人扬言,村民不交出陈凤生,就诛戮九族,将安岱后夷为平地。陈凤生为了不使乡亲们和村庄遭殃,从村后突头湾处挺身而出,11月22日在龙泉县城就义。

        陈凤生牺牲后,当地群众将其遗体就近掩埋。后家人将其骸骨移至龙泉青田坑大湖山上安葬。1997年,安民乡人民政府将其遗骸迁回安岱后村边山脚,并重立坟茔。

        01180

        陈宗儒故居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39号

        建筑本体

        陈宗儒(1888—1935),松阳安岱后人。1935年6月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共玉岩区委安岱后支部书记、安岱后村农会主席,玉岩区安岱后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安岱后乡、村分田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28日,在玉岩村壮烈牺牲。

        01181

        陈宗儒烈士墓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大潘坑行政村大潘坑自然村坳坵

        墓地本体

        陈宗儒(1888—1935),松阳安岱后人。1935年6月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共玉岩区委安岱后支部书记、安岱后村农会主席,玉岩区安岱后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安岱后乡、村分田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28日,在玉岩村壮烈牺牲。

        01182

        大横坑革命烈士纪念碑

        201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大潘坑行政村大横坑自然村

        陵园本体

        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主力,进抵松阳安岱后,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大横坑与安岱后相邻,成为根据地中心安岱后的堡垒村。红军挺进师首长、地方工作团干部常在大横坑开展革命工作,鼓动青年参加革命。大横坑建立了党组织、苏维埃政权或分田委员会等革命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9月,国民党军队大举“清剿”根据地,刘樟树、刘昌通等11名革命志士被杀害,14人被捕坐牢,大批民房被烧毁。

        为缅怀革命先烈,大横坑村于2015年兴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碑高5.11米,碑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刘樟树、刘昌通等11名革命烈士的姓名被刻在纪念碑上。

        01183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之刘英、粟裕故居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16号

        建筑本体及四周道路

        1935年红军驻在安岱后期间,刘英、黄富武等领导人居住于此。楼上搭有临时通道,与粟裕旧居相连,一旦有紧急情况可随时撤离。

        01184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之挺进师机关和浙西南特委旧址

        193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20号

        建筑本体及四周道路

        该旧居原是红军战士陈老四家的房屋。这里既是粟裕的卧房(右首正间),也是师指挥部机关所在,有秘道通往屋后竹山。1935年5月,红军进驻安岱后,师机关、浙西南特委以此屋为办公地址。

        01185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碑

        201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

        建筑本体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部进入松阳,以玉岩、安岱后、斗潭等作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据点,开展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建立了安岱后乡、村党组织及苏维埃政权。安岱后也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驻地。

        2015年10月,在安岱后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碑,以纪念浙西南革命斗争史,纪念为革命斗争付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

        01186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亭(碑)

        2003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安岱后行政村安岱后自然村

        建筑本体

        安岱后村被称为“红色古寨”,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挺进师和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有许多革命遗迹,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2003年,为了纪念红军挺进师入浙及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68周年,中共松阳县委在安岱后村口修建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亭(碑)。

        01187

        大东坝镇党建展馆

        2017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大东坝行政村大东坝自然村

        建筑本体

        大东坝镇党建展馆分3大展示区,共5个板块,即“存史铭志、时代先锋、乡村记忆、党旗引领、继往开来”。主要展示大东坝镇自1935年5月底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县后,在该镇境内建立中共竹溪区委以来党的历史、党建风采及党史党建文化的积淀。该馆配备专门讲解员,以文图解读、人物故事点缀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讲解模式,再现身边的凡人小事,从中筛选出感人事迹,树典型、立标杆,传递党史党建文化的红色基因,补充红色营养。大东坝镇党建展馆内设有参观展示区、党性体验区、座谈讨论区、知识浏览区,配备触摸屏、投影仪、空调等设施。

        01188

        横樟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横樟行政村横樟自然村包氏宗祠

        建筑本体

        1935年7月,中共横樟乡总支成立,包金根任书记,同时,横樟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包金根兼任主席。下辖上寮山、赤圩、大岭头等10余个村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在包金根等的带领下,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横樟农民游击队,承担筹集军需物资、收集敌情报、为红军当向导等工作。10月,包金根等5人被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逮捕,关押于松阳县城。

        01189

        虎山革命纪念地

        201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二滩坝行政村虎山坝自然村

        烈士墓本体、余良根故居建筑本体、战壕所在部分山体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创建革命根据地,以松阳与云和两县边境的竹溪片为主,开展根据地内的党政群组织建设、土地革命斗争和交通联络情报机构建设。外大阴村为其前沿,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率部在此活动。7月初,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各乡村党组织、苏维埃政府在此相继成立。挺进师政治连干部、地方工作团成员杨林任区委书记,余良根任组织部长,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潘昌利和师政治连干部叶正品等人领导着竹溪片上百村庄的革命工作。其间,共组建5个乡党总支、8个村党支部、8个村青年团支部、5个乡苏维埃政府和35个村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虎山坝余良根的家成了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活动、开会、办公的驻地,并在此设立秘密联络点。8月14日,杨林住处老虎坑突遭国民党浙江省保安队包围,杨林仓促应敌,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0岁左右。2015年,当地集资100余万元修建了100多米长的虎山拒敌战壕炮台、红色长廊、余良根老屋及杨林临时住所,兴建了虎山革命烈士陵园。

        01190

        黄南地方党支部、黄南独立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黄南行政村黄南自然村叶氏宗祠

        宗祠本体

        1935年6月,中共黄南地方支部成立,李日照任书记。7月,黄南独立乡苏维埃政府成立,李日照兼任主席,隶属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党组织和乡政府带领党员干部,组织实施分田地、分青苗斗争,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参加农民游击队,筹备军粮,运送军需物资往安岱后,传递情报,护送红军干部等。11月,国民党军“清剿”时,李日照被国民党第九十四师“清剿”队抓捕,就义于玉岩。

        01191

        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燕田行政村燕田自然村吴氏宗祠

        建筑本体

        1935年7月初,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在松阳县安民乡高坛背村宣布成立,不久便移驻大东坝镇燕田村吴氏宗祠。中共竹溪区委隶属中共浙西南特委,下辖燕田、黄庄、山徐、横樟、五部5个乡党总支及小后畲等7个村党支部。竹溪区苏维埃政府是浙西南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松阳、云和、龙泉边境相继建立了燕田、山徐、黄南、横樟、黄庄5个乡苏维埃政府及洋坑埠头等几十个村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

        共青团竹溪区委旧址

        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地方工作团在松阳县蛤湖一带从事革命活动,25岁的叶堂星积极要求参加革命,被吸收为地方工作团成员,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叶堂星被任命为共青团竹溪区委书记,共青团竹溪区委下辖燕田、黄南、蛤湖、乌弄、五部、洋坑埠头、台坑、曹竹8个村团支部。团组织积极动员青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在20余个村组建了少年先锋队,由其担任站岗放哨和送信联络等任务。1936年3月,叶堂星不幸被捕就义。

        燕田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地方工作团活动于松阳县黄南、燕田等地,着手建立党、政和农民游击队组织,周茂发等人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燕田乡党总支成立,周茂发任书记。7月,燕田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周茂发兼任主席。下辖小后畲、银岭湾等7个村党支部、村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竹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燕田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积极动员各村青年农民参军参战,为红军收集情报、运送军需物资,并承担交通联络等工作,组织实施打土豪和分田地、分青苗斗争。

        燕田村党总支、村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地方工作团活动于松阳县燕田一带,着手建立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6月,中共燕田村支部成立,周茂发任支部书记。7月,燕田村苏维埃政府成立。燕田村人民积极组建农民游击队,为红军筹钱筹粮,承担交通联络工作,开展分田地、分青苗的土地革命斗争,参与燕田战斗和反“清剿”斗争。全村有10人参加红军,50多人参加农民游击队和其他革命活动,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01192

        燕田战斗遗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燕田行政村燕田自然村

        战壕所在部分山体

        1935年8月下旬,红军挺进师第五纵队得到情报,国民党省保安队一个团的兵力将从云和方向进犯松阳燕田。8月28日中午,五纵队到燕田村进行战前准备。下午5时许,战斗打响,红军扼守燕田东西岙口,居高临下,战斗持续到29日上午。毙敌10余人,伤敌无数,红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燕田战斗是新组建的第五纵队第一次实战体验。

        01193

        中共霭溪支部纪念馆

        2021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霭溪行政村合溪自然村

        建筑本体

        为了增强党的力量,1933年冬,根据东阳中心县委的决定,徐阿宝指派联络员、义乌籍中共党员朱金宝到宣平、丽水、松阳、遂昌一带建立革命据点,负责开辟新区。1933年冬,朱金宝与妻子金翠玉、同乡共产党员朱南火及妻子以修雨伞、补水鞋为业,频繁来往于霭溪、圳头、圳底、新渡坑、麦垵、大港头、金村、大林等村庄之间,先结识大港头村铁匠周春生,后结识陈必林并租居陈家。他们四人白天走村串户、广交朋友;晚上组织志同道合者,秘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主张等革命道理。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他们在各村建立“堡垒户”,设立秘密联络点,并先后介绍胡桂田、周春生、霭溪村任联合村村长的吕高贵加入共产党组织。1933年年底,中共霭溪支部正式成立,吕高贵任党支部书记,胡桂田任小组长,由朱金宝直接领导该支部。中共霭溪支部成立后,4名共产党员在各自村庄秘密宣传共产主义理想,组织农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景宁畲族自治县


        编号

        革命遗址名称

        形成时间

        类  别

        地  址

        保护范围

        史实说明

        01194

        香岗村党支部会议遗址

        194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香岗村

        建筑本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和下属各机关陆续迁返杭州。在新形势下,为加强对云和、景宁党的领导,中共处属特委调毛登森回云和任县委书记。毛登森回云和后,于1945年11月中旬在景宁县香岗村党支部书记王成久家主持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共处属特委关于在新形势下恢复老区和开辟新区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会议决定由叶光通负责云(和)景(宁)边区的工作。经过一年左右,云景边区恢复到9个党支部,还发展了一批新党员,总数达到30多人。

        01195

        寨山革命烈士陵园

        1952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寨山

        东:至云寿公路

        南:至养鸡场小路

        西:至山岙中线

        北:至山岙小路横过石阶路

        1952年始建寨山革命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8米,宽1.5米,碑顶置五角星,四周环挂彩灯,正面刻碑文,碑前并列半球状墓3座,墓周铭刻抗日战争以来牺牲的烈士英名。1971 年因纪念碑风化倾斜重新修建。1988年扩建为寨山革命烈士陵园,改水泥结构为块石结构,并增建烈士墓室、门台,围以栏杆,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拓宽了走道,铺以石级,两旁建亭,四周栽种长青松柏,占地面积约1980.5平方米。曾在景宁工作过的老首长曾涛和薛驹分别题撰碑文。

        01196

        景宁县立师范学校讲习所旧址(孔庙)

        1938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

        东: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小路中心线处

        南: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道路北侧边线

        西:建筑本体围墙向外延伸至3米处

        北:建筑本体围墙向外延伸至3米处

        景宁县立师范学校讲习所创办于1938年2月,借用景宁县城孔庙为校舍,学制两年,首届招生87人,教职工12人。中共党员、进步知识分子陈怀白、殷铁飞、杨源时等都在学校执教,教学活动有鲜明的战时性和速成性特色。因此,被国民党景宁县党部调查统计人员视为“异端”。1940年3月,政府借口“经费无着”宣布停办。

        01197

        刘斌发隐蔽处旧址(汤坑村地窖)

        1945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北溪村汤坑自然村

        东:至水泥路

        西:至水泥路

        南:至广场

        北:至小山

        1945年9月,中共青(田)景(宁)丽(水)县委派景(宁)泰(顺)边特派员刘斌发带领工作组到景宁东坑开展恢复党的工作。1946年10月,中共东坑区委恢复,刘斌发任书记,直至景宁解放。他在东坑一带开展革命工作时,和夏朝贵等人经常住在汤坑村,遇有国民党士兵到村里搜查时,就会藏身于该村一个专门挖的地窖里。

        01198

        雷景三故居

        1942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北溪村大张坑自然村

        东:至新房子

        南:至雷小华宅

        西:至雷小勋宅

        北:至雷小勋新宅

        雷景三(1904-1951),畲族,景宁县北溪乡大张坑村人。1942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与组建大张坑村民兵队,1946年起担任村民兵队长。1949年2月,配合游击队围攻驻守梅岐炮台的“戡乱”武装,并挫败敌军袭击大张坑村的报复行动。5月配合游击队解放景宁县城后,带领民兵成功拦截国民党残部。1950年配合剿匪部队,参加歼灭顽匪刘志昌的战斗。浙江省第七军分区授予他领导的民兵队“剿匪模范民兵队”锦旗。同年9月,被选为景宁县第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副主席,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乡总支书记,副乡长、乡长等职务。1951年8月,被选派参加首都国庆观礼,因重病未能进京,不久病逝于景宁。

        01199

        畲族革命历史展览馆

        2018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北溪村大张坑自然村

        东:至小停车场

        南:至雷志礼宅

        西:至雷伟兄宅

        北:至山坡

        解放战争时期,大张坑村成立了景宁最早的畲族民兵队。该民兵队由37位畲族民兵组成,其中女民兵5人,雷日连、雷马兰担任连长,先后参与捣毁梅岐碉堡战、反镇压之战、围攻景宁县城战、剿匪战斗等,获浙江省第七军分区嘉奖,获“剿匪模范民兵连”锦旗,是景宁县第一个“模范民兵连”。2018年,在大张坑村设立畲族革命历史展览馆,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200平方米。展览馆从畲族忠勇精神的由来、大张坑村革命斗争事迹三个层面,真实、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畲族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忠勇精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01200

        红军挺进师梅坞村红军桥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雁溪乡梅坞村旁山岭

        东:至空地

        南:至张方仁宅

        西:西至边坡

        北:至公路

        1935年4月11日,红军挺进师部分战士驻扎梅坞村,其中一个连就住在古廊桥上。4月12日红军后勤部,没收委员会主任谢文清在该桥礼堂内召开村民大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宣传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政策。此后红军指战员在这里参加政治学习、休整,4月16日拂晓,向鱼漈、上标方向战略转移。

        01201

        毛窠红军医院遗址(石谷洞)

        1936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毛窠岭

        东:毛窠红军医院遗址岩石处

        南:毛窠红军医院遗址向外延伸5米至小路

        西:毛窠红军医院遗址岩石处

        北:毛窠红军医院遗址岩石处

        1936年,泰顺籍红军战士纪丰受伤,桂远党支部书记罗明琪将其隐藏在党员董国兰家的炭窑里养伤20多天,后秘密转移到毛窠岭石谷洞(又名石落洞),并请畲族草医钟金钗治疗。钟金钗在丈夫雷阿桶的协助下,精心治疗红军战士直到其痊愈归队。钟金钗夫妇给红军战士治疗分文不收,凡是红军伤员找上门来,钟金钗都予以精心治疗。夫妇两人在石谷洞内铺上木板、垫上稻草,可以安排十几个伤员。红军伤员一批又一批送来,大家都习惯说“到毛窠医院住院”。

        01202

        红十三军九龙乡活动地遗址

        1930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九龙乡岭里村和外垟村

        东:建筑本体为主

        南:建筑本体为主

        西:建筑本体为主

        北: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3米处

        1930年秋,景宁县小顺乡兄弟会首领张水达等人赴青田县大溪、小溪等地参加红十三军活动。9月17日凌晨,红十三军在青田白岩遭国民党浙保四团三营袭击,伤亡较大。红军突袭后,要经过景宁县九龙乡,张水达先行到岭里村安排迎接红军。18日,红军到达九龙乡的岭里村和外垟村后,在村里开展革命宣传,书写了“打土豪分田地”“红军好”等标语。红军曾教外垟村的小孩张景龙用木炭在张家祠堂大门外桅杆夹书写“打土豪”等字样的标语。当天,红十三军离开岭里村和外垟村。

        01203

        李振彪烈士墓

        1956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九龙乡王湾村后斜自然村

        东:本体向外延伸至广场边缘处

        南:本体

        西:本体向外延伸至3米处

        北:本体向外延伸至3米处

        李振彪(1920年-1943年),原名龚福寿,浙江省江山市华家村人。民国24年(1935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二纵队,转战青(田)、景(宁)、(丽)水边界山区。1938年任中共青景特委委员兼丽云区委书记,1943年7月,在新四乡畚斗湾村召开区委工作人员会议,由于叛徒沈庚堂、周柳兰告密,在枪战中壮烈牺牲。1956年县政府初建于李振彪烈士墓新四乡畚斗湾村,1981年10月迁建新四乡高演村大洋潭边。因建设滩坑电站,李振彪烈士墓已于2007年1月10日迁往九龙乡王湾行政村后斜自然村山地(土名后斜门岗)。

        01204

        九龙革命遗址陈列馆

        2019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九龙乡王湾村

        东:建筑本体围墙向外延伸至小路中心线处

        南:建筑本体围墙向外延伸至小路中心线处

        西:建筑本体为主

        北:建筑本体为主

        1930年,红十三军遭浙保四团三营等部队包围袭击,红十三军第一团团长雷高升率部突围,向景宁鹤口(县岳口)撤退,并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这一带开展活动。1938年5月,中共丽云区委成立,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和革命斗争。九龙乡境内现有红十三军活动遗址、李振彪烈士墓、沈余丰烈士故居等革命遗址。2019年,设立九龙革命遗址陈列馆,集爱国教育、党性教育为一体,以烈士墓祭扫、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传播九龙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01205

        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道化办学旧址

        1943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道化村

        东: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屋檐下方处

        南: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屋檐下方处

        西: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围墙处

        北: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护栏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位于萧山的浙江省立湘湖师范学校(间称湘师)在校长金海观的率领下,全校师生从1937年11月起南迁流亡办学。其间,湘师曾七迁校址,历尽艰辛,行程数千公里,历时8年有余。1943年5月5日湘师到景宁的道化村,6日正式复课,这是湘师的第五次迁校。湘师在道化艰苦办学,还积极垦荒,种水稻、蔬菜。校长、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把改变农村状况、提高农民觉悟和国家的富强相联系,使课堂教学和全民社会改造实验有机融合为一体。当时,在师生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因此推动了全体师生崇尚爱国、民主团结的校风。

        01206

        坪坑保卫战遗址

        1934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家地乡坪坑村

        东:至周圣方山

        南:至周志高墓

        西:至周贤卫山

        北:至公路

        1934年10月,景宁县葛家地乡坪坑村农民周志苍、周志亮到寿宁参加红军。1935年,国民党寿宁县县长叶明琨获悉情况后,扬言要踏平周志苍老家坪坑村。3月24日,叶明琨派出保安分队30多人,全副武装从岗头山直奔坪坑村冲杀过来。村民周时孝与其子周志彬带领部分青壮年,手持土铳、大刀直奔坟湾隘口把守,其余村民也共同抵抗。国民党寿宁保安分队在油皂树岭头对着坟湾隘口猛烈扫射,周时孝父子当场牺牲,村民周登孔、周昌明、周圣有、周登乾在和敌人搏斗中也壮烈牺牲,周圣余、周时新身负重伤。国民党保安队烧毁了坪坑村的房屋,全村人只能在周氏祠堂寄宿避难。从此,坪坑村人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多年后才回村重建家园。

        01207

        周志苍烈士故居

        1934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家地乡坪坑村

        东:至周贤平宅

        南:至村中小路

        西:至村中小路

        北:至周卫光宅

        周志苍(1911-1945),景宁县家地乡坪坑村人。1943年3月,在福建省寿宁县参加闽东红军独立团,转战寿宁、景宁边区,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景宁籍中最早的红军战士和共产党员,后任中共闽东特委警卫班班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连长。1945年3月,在护送中共七大代表赴延安,途经安徽无为时,遭国民党顽军袭击被捕,后被杀害。

        01208

        浙南闽东红军纪念馆

        201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家地乡坪坑村

        东:至周林长宅

        南:至村中小路

        西:至停车场

        北:至村中小路

        20世纪30年代初,受闽东党组织和闽东革命的影响,景宁县家地乡上漈坑村、坪坑村一带的青年开始参加革命。1934年,上漈坑村农民胡正理在庆元县官塘乡白柘洋村加入共产党,并建立庆元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白柘洋支部,胡正理任支部书记。同年,坪坑村青年周志苍和周志亮参加闽东红军,成为景宁最早的红军战士。2015年4月,家地乡挖掘整理胡正理、周志苍等革命先烈的有关史料,设立浙南闽东红军纪念馆。

        01209

        红军挺进师驮垟战斗遗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驮垟村

        东:至大圩至天坵岘背

        南:至雨伞减至太婆林凹

        西:至鹿后垣至小垟凹田

        北:至赤岩栏

        1935年4月6日晨,红军挺进师主力部队五六百人从庆元山区进人景宁县秋炉乡。国民党浙保一团李秀部事先在红军挺进师将要经过的驮垟西南方向的漈后烊和小垟两地抢占制高点,企图拦截。漈后垟和小垟距驮垟不到1公里,地势高,可以俯瞰大地乡驮垟全村。4月10日上午8、9点钟,驮垟战斗打响,红军强有力的反击很快摧毁了敌人的重机枪阵地。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5点钟,红军挺进师主动撤出战斗。这是红军挺进师进人浙西南后首场较大规模的战斗。

        01210

        张坑红墙夹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张溪村张坑自然村大幢屋

        东:向外延伸至小路

        南:延伸至老墙

        西:向外延伸至小路

        南:延伸至老墙

        1935年腊月,张坑村村民将红军伤员隐藏在自家仓楼墙峡(隔板暗室)里保护起来,因此被称为“红墙夹”。

        01211

        张坑红军洞遗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张溪村张坑自然村人上岭

        东:至洞口公路口

        南:至洞口前小路

        西:至底山

        北:至洞口地

        1935年腊月,红军挺进师某部与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一个营兵力三四百人在景宁标溪乡砻头落水岩发生遭遇战。红军撤出战斗后,在经过大地乡张坑村时,将4位伤员托付给张坑群众护理。几经周折,几位伤员被转移到人上岭一个岩洞里。不久,附近村又转来另一位红军伤员。5位伤员在张坑群众的周密保护、精心治疗下,经过110个日日夜夜,4位恢复健康归队,1位因伤势过重病故。

        01212

        水溪红军屋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张溪村水溪自然村

        东:建筑本体向外延伸至0.5处

        南:至外墙

        西:至建筑本体墙外勘脚

        北:至墙外滴水

        1935年,红军挺进师一部数次到景宁县水溪村活动,均驻扎在该村一幢古民居内。红军在水溪村活动期间,纪律严明,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临别时,在古民居大门外的白粉墙上写下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并将两本红军政治和军事宣传教育书籍赠送给该村张世库,现保存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

        01213

        中共东坑区委郑公烊活动地旧址(古银矿洞)

        1947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仙湖村郑公垟自然村

        东:至红军洞底

        南:至库头毛凹红军游步道

        西:至红军洞口

        北:至红军洞左边游步道至公路游步道内的山域

        1947年,中共东坑区委书记刘斌发带领武工队驻扎在标溪乡叶谢村,被国民党军发现后,为了安全和更加有力地开展工作,连夜转移到大地乡郑公垟村旁的古银矿洞。武工队在大地乡、标溪乡、沙湾区、莲川乡、毛垟乡等周边地带开展革命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武工队。这期间还将地主、土豪关在洞里,让他们的家人来赎。其间,郑公垟村的吴新成等11名青年加入武工队,后有3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01214

        张坑红军路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张溪村张坑自然村

        由张坑口红军桥至大地乡道路

        1935年腊月,红军挺进师某部与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一个营兵力三四百人在景宁标溪乡砻头落水岩发生遭遇战。红军撤出战斗后,在经过大地乡张坑村时,将4位伤员托付给张坑群众护理。几经周折,几位伤员被转移到人上岭一个岩洞里。不久,附近村又转来另一位红军伤员。5位伤员在张坑群众的周密保护、精心治疗下,经过110个日日夜夜,4位恢复健康归队,1位因伤势过重病故。1988年,张坑公路破土动工,全村老少锄挖肩挑,600多人投入24万余元。1998年,县政府将这条路命名为“红军路”,萧克将军欣然为“红军路”题字,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建成红军路。“红军路”全长13.98公里。

        01215

        红军挺进师驮垟战斗指挥部宿营地遗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驮垟村

        东:建筑本体外延1米

        南:建筑本体外延1米

        西:建筑本体外延1米

        北:建筑本体外延1米

        1935年4月6日凌晨,红军挺进师主力部队五六百人从庆元山区进入景宁县。4月9日中午时分,来到大地驮垟村,住宿在村尾双龙殿。国民党浙保一团李秀部事先在红军挺进师将要经过的驮垟西南方向的漈后烊和小垟两地抢占制高点,企图拦截。漈后垟和小垟距驮垟不到1公里,地势高,可以俯瞰大地乡驮垟全村。10日早晨,国民党浙保一团李秀经小地、赤岩朝驮垟方向猛扑而来,红军挺进师先头部队已接到情报迅速赶到驮垟岙,抢占上牛塘制高点。上午8、9点钟,驮垟战斗打响,红军强有力的反击很快摧毁了敌人的重机枪阵地。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5点钟,红军挺进师主动撤出战斗。这是红军挺进师进人浙西南后首场较大规模的战斗。

        01216

        库头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库头村大屋照墙

        标语所在墙体本体向四周外扩3米

        1935年5月以后,红军挺进师、闽东红军独立师经常在景宁县毛垟乡毛垟、下圩、库头、沙湾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和宣传抗日救国等活动,在许多地方留下了宣传标语。库头村至今保留着一幅标语:“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的中日提携协定”,标语落款为“红军政工宣”。经考证,该标语的背景是1937年3月17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与日本驻华北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签订了《中日华北经济提携协定》。

        01217

        库头村《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告示遗址

        1938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库头村

        本体所在建筑外墙四周向外扩1米

        1937年12月,黄绍竑再次到浙江主政。他接受共产党的建议,批准全省建立战时政治工作队,并通过了主要由共产党人起草的《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在浙江以至于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38年4月,景宁先后建立了战时政治工作队、乡村建设指导室,积极开展以《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等为指导思想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5月8日,由景宁战时政治工作队将《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全文书写在库头村古戏台外墙上,以此广为宣传。

        01218

        闽东红军景宁馆

        2015年

        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设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炉西村

        东:建筑本体外延0.5米

        南:建筑本体外延0.5米

        西:建筑本体外延0.5米

        北:建筑本体外延0.5米

        1935年下半年,叶飞、陈挺率领闽东红军进入景宁境内,在毛垟乡黄秀村建立游击基点,在闽浙边的毛垟、沙湾、英川等地开展革命活动。2015年,毛垟乡在炉西村设立闽东红军景宁馆。

        01219

        红军万松庵隐蔽处旧址

        1935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秋炉乡坑口村

        东:本体外延1米

        南:本体外延1米

        西:本体外延1米

        北:本体外延1米

        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四支队(6月后改称为四纵队)和配合四纵队活动的九支队,活动于龙(泉)庆(元)景(宁)泰(顺)和福建一些边境县,到处袭击敌人。9月,九支队支长王满春率部40余人选择远离秋炉的深山岙中一座年久废弃的寺庙万松庵作为隐蔽点,并开展活动,宣传革命,袭扰敌人。红军在这一带影响逐渐扩大。

        01220

        梨树突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榅茶口村梨树突自然村

        东:建筑本体外延3米

        南:建筑本体外延2米

        西:建筑本体外延2米

        北:建筑本体外延5米

        1935年3月,红军挺进师到景宁县英川镇,数次往返于这一带开展活动,书写了许多标语。在梨树突村头马仙宫外墙上留有两幅红军标语:“红军是抗日反帝唯一武力”“工农自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落款为“挺进纵队”。原土墙断裂,标语部分字已剥落模糊,原茶园村(今属榅茶口村)对其进行了修复。在村口村民住宅外墙上留有另外两幅标语:“反对国民党抽丁拉夫”“国民党说抗日救国,为什么把北平吞?”

        01221

        周占村红军洞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榅茶口村周占自然村大尖山上

        东:本体处延5米

        南:本体处延2米

        西:本体处延3米

        北:本体处延2米

        1935年4月下旬,斋郎战斗之前,红军在香炉山背面周占村大尖山一市对国民党军进行侦察,曾隐蔽在大尖山鬼洞岩内。据当地群众回忆,斋郎战斗之后,有红军曾在鬼洞岩藏过枪支、银圆等。

        周占村红军洞原名鬼洞岩(又名鬼洞),因红军挺进师战士在此隐蔽过,故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洞”。

        01222

        红军挺进师茶园驻地遗址(马仙宫)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榅茶口村茶园自然村

        东:建筑本体外延1米

        南:建筑本体外延1米

        西:建筑本体外延1米

        北:建筑本体外延1米

        1935年4月下旬,红军挺进师部分人员常在英川镇茶园村(今属榅茶口村)一带活动,临时住在马仙宫里,曾在墙上书写“红军借此住宿”字样。他们在村里开展革命宣传、向地主收取抗日捐等活动。

        01223

        红军挺进师蛤蟆岭战场遗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榅茶口村蛤蟆岭自然村后山

        东:往外延伸50米

        南:往外延伸50米

        西:往外延伸50米

        北:往外延伸50米

        蛤蟆岭地处景宁西南靠近庆元斋郎的山岙里。1935年4月28日,在刘英、粟裕的指挥下,红军挺进师利用斋郎村背面的蛤蟆岭村后山放牛场特殊的地理条件,精心组织、诱敌深入,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史称斋郎战斗(也称蛤蟆岭战斗)。红军挺进师歼敌2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此次战斗是红军挺进师人浙西南后的一场关键性战斗,它迫使国民党军从此由攻势转为守势。斋郎战斗结束后,蛤蟆岭村民在蛤蟆岭山上掩埋了9具红军遗体,掩埋处被当地村民称为“红军窟”。

        01224

        木岱根红军标语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榅茶口村木岱根自然村

        东:建筑本体外延1米

        南:建筑本体外延2米

        西:建筑本体外延1米

        北:建筑本体外延2米

        1935年冬至1936年7月间,红军挺进师和闽东红军独立师曾多次在景宁县木岱根村一带活动,留下了许多宣传标语。在村民柳育钱家老宅的内墙上,尚有标语:“……东独立师抗日……”“红军是为……”;在村集体仓库外墙上尚有标语:“欢迎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

        01225

        木岱根红军洞遗址

        1935年

        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的旧址、遗迹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榅茶口村木岱根自然村

        东:处延5米

        南:处延5米

        西:处延5米

        北:处延5米

        1935年冬至1936年7月,红军挺进师和闽东红军独立师经常往返于景宁县木岱根村一带活动。离木岱根村2公里多的深山里有一个岩穴被当地人作“观音柜”,当年红军挺进师战士就曾在洞中隐蔽过,后被村民称为“红军洞”。在另一处被称为过埠桥头的山上,也有一个岩穴,曾在其附近搭建过让红军隐蔽的茅草棚,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寮”。

        01226

        木岱根红军屋旧址

        1936年

        重要机构旧址及重要会议旧址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榅茶口村木岱根自然村

        东:建筑本体外延1米

        南:建筑本体外延1米

        西:建筑本体外延1米

        北:建筑本体外延1米

        1936年初,闽东红军到景宁县木岱根村,驻扎在财主郎妹家(现柳育钱等村民居住的老宅)。有位红军小战士在执行任务点灯搜寻财主钱物时,失手烧毁了连周边在内5户人家的房屋。后来得知,5户人家除了郎妹是财主,其他都是贫苦农民。于是闽东红军就给4户农民每户赔偿40块银圆。后来这4户人家都重建了房子。为纪念红军,当年失火重建的房屋被村民称为“红军屋”。

        01227

        王起元烈士墓

        1949年

        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金林村

        东:建筑本体外延2米

        南:建筑本体外延2米

        西:建筑本体外延2米

        北:建筑本体外延2米

        王起元(1915-1949),景宁县英川镇王宅村人。1940年省立处州师范毕业后,执教于英川小学,后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继任英川小学校长。当时,少数地主分子勾结土匪,拒缴公粮,还胁迫学校关闭,王起元立场坚定,奋起组织师生下乡,宣传革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土匪罪行,为稳定革命秩序做了大量工作,后被推选为英川乡人民政府乡长兼英川小学校长。1949年12月18日深夜,突遭土匪绑架,次日被杀害于庆元县烂坭村(现兰泥村)。后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王起元为革命烈士。王起元烈士故居在三川行政村王宅自然村87号。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核定公布第一批市级革命遗址名录的通知.pdf